海日红生旌节外;岱云青到酒杯中。
【解析】
“联”指对联。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以“日”“云”为关键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
【答案】
译文:海中的太阳红彤彤地升起来了,它辉耀着你那高扬起的旌旗;山间飘荡着洁白的白云,好像把酒杯也映照得青光闪闪。注释:翁方纲:清中期著名文学评论家,诗人朋友。联:对联。
海日红生旌节外;岱云青到酒杯中。
【解析】
“联”指对联。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以“日”“云”为关键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愉快心情。
【答案】
译文:海中的太阳红彤彤地升起来了,它辉耀着你那高扬起的旌旗;山间飘荡着洁白的白云,好像把酒杯也映照得青光闪闪。注释:翁方纲:清中期著名文学评论家,诗人朋友。联:对联。
【注释】 翰林:官署名。唐宋时为皇帝起草诏令的官署,明清时为皇帝侍读的官署。唐设于禁中,宋以后设于外朝,元、明、清各代皆置,清代有东、西两部。投老:指年老退隐。身才用:才能未被赏识使用。天子:指皇帝。知名遇亦稀:虽然有名望但受到的待遇也很少。 【赏析】 蒋士铨(1640-1725),字心余,号清甫山人,江西铅山石城(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蒋士铨早年以贡生入国子监读书
奔月访姮娥,忍令天香虚旧馆: 诗人怀着深深的怀念之情,前往月亮上寻找自己的妻子。他忍受着离别的痛苦,不愿让妻子在旧时居住的地方空无一人。 持花归净土,徒烦松雪礼中峰: 诗人拿着鲜花回到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净土,但却发现那里空无一人。他为无法与爱人团聚感到痛苦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的诗篇。诗人通过奔月访姮娥、持花归净土等形象生动的动作描绘
【注释】: (1)挽蒋士铨联:指代蒋士铨所作的挽联。蒋士铨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因与权贵不和而被罢官。 (2)贺监江湖初返棹:贺监,即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祭酒等职。韩愈在任期间,曾作《贺监江楼饯别》诗,“江山如画”,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之情。后来,韩愈被罢官后,来到江湖之间。此处用“江湖”来比喻他的贬谪之地。 (3)杜陵衰病已成翁:杜甫晚年居住在长安附近的杜陵区
【注】 六朝: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共六个朝代,因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其政治中心故称。 金粉:指繁华富丽的都城。 诗世界:诗人的世界。 莲花:佛家语,喻佛法无边无际。 千叶:佛家语,指佛教中千千万万的菩萨。 光明:这里比喻佛法。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首句“金粉六朝诗世界”点明题旨,说明这首诗是以六朝诗歌为背景的。六朝时期,江南一带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成为当时诗歌创作的中心地区
注释:在江南的旧日好友,仍然留在我身旁。身后名山,更等待着谁呢? 赏析:这首诗是蒋湘雪挽念友人的词,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名利的淡泊之情。其中“江南旧侣犹存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之心。而“身后名山更待谁”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身后名利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友情色彩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 诗题:赠凌坤联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传家盛业刘中垒 - “传家盛业”:指代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或成就。 - “刘中垒”:可能是对刘姓家族中某位重要成员(如刘姓中的重要地位或角色)的尊称。 - 译文:将家族世代流传的辉煌事业献给你。 注1:“中垒”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暗示该人物在家族中的重要作用。 2. 稽古高名井大春 - “稽古”
【注释】 三馆:翰林院。六官:指尚书省,即三省长官合称六曹。联句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上下两句押韵。 【赏析】 这首诗是赠潘世恩的,诗中称赞他才华横溢,在翰林院里人才辈出。又赞他在朝廷担任要职,是领袖人物。全诗对偶工整,语言简练,表现了作者对同僚的赞赏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注释:你穿着青衫在京城分别,我们只能把琴摔碎。如今白马重来,酒杯却空空如也。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重逢的喜悦,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注释:在阳明先生那里学习,聚集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诸葛武侯用威信镇服了蛮族。 赏析:这首诗是赞扬明末清初名臣阮元(1526-1613)的。阮元字云台,一字石渠,号望湖,安徽全椒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也是清代“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首句“阳明讲学收群彦”,赞美的是王阳明(王守仁)的学术成就。明代中期以后,儒家经典被广泛地研究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民为衔恩知绣佛:这句话中的“衔恩”可以理解为感激皇恩,而“知绣佛”则可能是指对佛像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佛”可能指的是佛教文化或信仰,也可能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表示人们对佛法的崇敬。同时,“知”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动词,表示了解、认识或理解的意思。综合来看,这句诗表达了人民因为感激皇恩而尊敬并学习佛教文化(即“知绣佛”)的情感。 2. 公因述职去朝天
黄幼安过我居所,为我题诗。草书极妙。 怀袖功名手未探,乱头睡美厌朝参。 笔端五色藻万象,胸次大千供剧谈。 山寺寻僧宿风雨,水轩见月出东南。 题诗满壁龙蛇动,盛事他年说草庵。 注释: 黄幼安:指诗人的朋友或同乡人。适:正好经过。予所居:我居住的这个地方。题诗:写诗。草圣:书法名家。怀袖:怀抱,胸怀。功名:功名利禄。手未探:手尚未去探(即未去握)。乱头:乱头发。朝参:上朝参见皇上。笔端:笔下。五色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华表和孤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1. "华表千年,遗蜕可闻元鹤语":这里的华表指的是高大的柱子,古代常用于装饰宫殿、楼阁,象征着高贵和威严。"遗蜕"是指遗留下来的遗迹,"可闻元鹤语"则形容这些遗迹仿佛能听见高亢的声音,即传说中的元鹤在华表上鸣叫。这里用“遗蜕”和“元鹤语”两个关键词,既突出了华表的历史久远
【注释】 宗公:指李德裕。兰见遗风叶萧散 :李德裕以兰花赠送给王涯,王涯将兰花送给了郑覃等人。宗公:指郑覃等。兰芽并茁一干双花:李德裕送给郑覃的兰花,每株都长有两花,一茎双花。斗开:争相开放。宗:指郑覃等。宗以为瑞: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乞诗记其事:向李德裕索要诗歌来记载这件事。深林忽见兰芽茁:在密林中忽然看到兰花发芽。不谓无人亦自贤:没想到有人也会如此地贤德。数叶横风作纤瘦 :几片叶子迎着风儿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元夕读书后假寐的状态,以及他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灯下文章已倦看,欲凭诗苦洗辛酸。”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读书后的疲惫感,以及他想要通过诗歌来洗涤心中的辛酸。这里的“灯下”指的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而“文章”则代表了作者所读的内容,也就是书籍。 “世途忽起风波易,富贵不忘贫贱难。”这句诗则是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世界就像一条河流,时而平静
注释: 唱和:指相互应和。重拈:重复吟咏或再写,引申为重新创作。 须眉:男子的胡须和眉毛。古神仙:指古代的仙人或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通过赞美朝鲜赵芝园联的才华,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 首句“唱和重拈新句法”意味着诗人在创作中,反复吟咏新的诗句,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颔联“须眉争认古神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赵芝园联才华的赞叹。这里的“须眉”指的是男性
【注释】 示忠子:即《示王孙》的“寄意”,指对王孙说的话。 梦冷寒庭半夜雨,幽欣临晓一番晴。 梦中梦见冷清庭院里半夜下起雨来,清晨醒来时又见一片晴朗。 柳娇困顿欲眠去,禽作清圆唤起声。 柳树娇嫩欲睡,被一阵鸟鸣声唤醒。 曳履点残山寺静,开经拾得纸窗明。 诗人拖着鞋走过一座寺庙,发现寺庙已经空无人烟了。打开经书,发现里面还夹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首诗。 去年今日岐亭路,吹鬓尘埃趼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