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仰止旧劳人,重上丹崖拱北辰。
雷动万方云作雨,山通大泽气先春。
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沧松隔俗尘。
喜近天颜瞻咫尺,初升海日见精神。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结构严谨,意境宏大。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首联:

  • “行行仰止旧劳人”,意思是每走一步,都会想起那些曾经辛勤劳作的人。这里的“行行”指每一步,“仰止”则表示尊敬之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辛苦劳动者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 译文:在泰山之巅,我每走一步,总会想起那些曾经辛勤劳作的人们。

  • 注释:劳人:辛勤劳动的人。仰止:敬仰,尊重。

颔联:

  • “重上丹崖拱北辰”,形容登上泰山的最高点,即极顶,俯瞰四周。“丹崖”指的是红色的岩石悬崖,“拱北辰”意指环绕着北斗星。这里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泰山之巅的宏伟景象。

  • 译文:再次登上了泰山的红色岩石绝顶,环抱的是北斗七星。

  • 注释:丹崖:红色的岩石悬崖。北辰:北斗星。

颈联:

  • “雷动万方云作雨”,形象地描述了泰山天气变化无常的景象。这里以雷声比喻天象的变化莫测,以及云雾中雨滴的降落。

  • 译文:泰山上雷声隆隆,天空中的云彩化作细雨飘洒而下。

  • 注释:雷动:指雷声轰鸣。万方:四方。云作雨:云中降下细雨。

尾联:

  • “山通大泽气先春”,形容春天来临时,山间的气息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

  • 译文:山与大泽相连,春天的气息最先在这里显现。

  • 注释:通:相连;气先春:气息与春天的气息相呼应。

终联:

  • “金泥玉检传灵迹,翠柏沧松隔俗尘。”通过描写金泥、玉检这样的宝物来传达泰山神圣不可侵犯的灵气,同时用翠柏和沧松来象征自然之美,表达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境界。

  • 译文:黄金制成的印章和玉石制成的记录,传递着泰山的灵异遗迹;苍翠的柏树和苍劲的松树,隔断了世俗的纷扰。

  • 注释:金泥玉检:金制和玉制的文物,通常象征着尊贵和权威。灵迹:灵异的痕迹或遗迹。沧松:苍劲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站在泰山之巅,回望过去的经历与感慨之作。诗中通过描绘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对过去勤劳人民的敬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回顾,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远的艺术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