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沧波隶九州,贡航不绝大琉球。
嗣王册命今三锡,使者才名第一流。
龙节高擎天北极,星槎直泛海东头。
书生报国宣威德,敢诧乘风万里游。
【注释】
①徐澄斋先辈奏使琉球:徐澄斋是作者的朋友,因奏使琉球而闻名。
②浩渺沧波隶九州:沧海之水无边无际,环绕着中国的九个州郡。
③贡航不绝大琉球:中国与琉球的贸易往来从未中断。
④嗣王册命今三锡:琉球国王接受了明朝三次赐封。
⑤使者才名第一流:徐澄斋是著名的学者,有很高的才学。
⑥龙节高擎天北极:使者手持象征皇权的龙符节,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⑦星槎直泛海东头:使者乘坐的星槎船直向东海驶去。
⑧书生报国宣威德:作为一介书生,徐澄斋却为国家宣扬威德。
⑨敢诧乘风万里游:他敢于乘风破浪,万里航海。
【译文】
浩瀚的海水连接着九州大地,海上贸易从未停止过。
现在的琉球国王接受了明朝三次赐封,他是使者中才华横溢的第一人。
手中捧着象征着皇权的龙符节,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星槎船直向东海驶去,象征着他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作为一个书生却能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宣扬国家的威德。
我敢于夸口:他将乘风破浪,万里航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徐澄斋时,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惜别之情,又寄予了自己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开阔。
首句“浩渺沧波隶九州”,写海洋浩瀚无边,环绕九州,暗示了中国与琉球之间悠久的海上交往历史。第二句“贡航不绝大琉球”,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历史的延续。第三句“嗣王册命今三锡”则是对当前情况的交代,点明徐澄斋即将赴任琉球。
后四句则主要写徐澄斋的才学和志向。第四句“使者才名第一流”突出了徐澄斋的才学非凡。第五句“龙节高擎天北极”则通过龙节这一象征性的物品,展现了徐澄斋的崇高地位和权力。第六句“星槎直泛海东头”则描绘了他乘坐星槎船直向东海驶去的情景,象征着他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最后一句“书生报国宣威德”,既是对他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报效国家的决心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徐澄斋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人通过送别这一事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