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诗久陵替,大雅其何如。
一时攘窃此实多,谁其蠹者非白鱼。
嗟余沦落无善状,十载著书多激忼。
窃谓三唐已后无诗人,拘儒此语诚谬妄。
李唐以来朝数更,各有风气各性情。
蛩鸣蝉啸厥有候,凤凰岂为鹦鹉声。
是以编摩时最久,删诗断自三唐后。
非唐实欲以存唐,黄钟瓦缶原何有。
一时传写遍西东,梨枣资成赖钜公。
谁识漫藏当丧马,翻从寄贮失雕龙。
江淮鹾贾胸无字,蜣丸鼠璞空多事。
只疑万卷贮曹仓,犹似千金在秦市。
幸逢宪节驻䢴州,夏泽春膏遍地流。
心清但饮广川井,公暇还登文选楼。
忽闻此事即大笑,汝曹那识阴何妙。
葱肆宁须插架签,泥涂不是谟觞道。
遂教秦璧返邯郸,合浦明珠去复还。
既如良友能重遇,又似名山得再观。
海内同声争叹羡,护持风雅真稀见。

【注释】

永镂板:指刻有诗文的木板。崔莲生:唐代诗人崔颢,字云卿。《长歌行》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古诗。“三唐”:指初唐、中唐、晚唐。李唐:即唐朝。朝数更:朝代更迭。黄钟瓦缶:比喻好的音乐与粗俗的音乐。“黄钟”为古代乐器,“瓦缶”为粗陶制成的器皿,二者皆代表低劣的音乐。梨枣:梨木和枣木制作的书。资成:资助。丧马:丢失了好马。寄贮:寄存。雕龙:用龙纹装饰的书卷。曹仓:指仓库。秦市:指市场。“文选楼”是南朝梁时沈约所建。

【译文】

《风诗》早已被世人遗忘,大雅之词何在?

那时盗窃之风盛行,其实多的是蠹虫,不是白鱼。

嗟叹我沦落无善状,十年著书多激愤。

窃谓自三唐以后无诗人,拘儒之言诚属谬妄。

李唐以来朝代更换,各有风气,各具性情。

蛩鸣蝉啸皆有其时,凤凰岂为鹦鹉声?

是以编摩历时最久,删诗断自三唐后。

非唐实则欲以保存唐人诗篇,黄钟瓦缶原有何别?

一时传写遍西东,梨枣资成赖钜公。

谁识漫藏当丧马,翻从寄贮失雕龙。

江淮鹾贾胸无字,蜣丸鼠璞空多事。

只疑万卷贮曹仓,犹似千金在秦市。

幸逢宪节驻䢴州,夏泽春膏遍地流。

心清但饮广川井,公暇还登文选楼。

忽闻此事即大笑,汝曹那识阴何妙?

葱肆宁须插架签,泥涂不是谟觞道。

遂教秦璧返邯郸,合浦明珠去复还。

既如良友能重遇,又似名山得再观。

海内同声争叹羡,护持风雅真稀见。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体诗,作者崔颢,作于天宝末年(747—756)。当时正值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之中,感慨良多。此诗即是诗人在这一时期所作。全诗共八段,每段都紧扣一个关键词句,并加以发挥,从而抒发了诗人对于盛世的向往和对时世混乱的不满。

首四句点明主题:“《风诗》久陵替,大雅其何如。”诗人首先指出《国风》已经被世人遗忘,而真正的大雅之词又在哪里呢?这里的“《风诗》”指的是周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优秀作品却逐渐被世人遗忘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现状的不满和担忧。接着,诗人用“大风起兮云飞扬”这一典故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况,意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写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一语三年得,一夕千官弃。”诗人通过描绘官员们因一句诗而得到提拔,又因一句话而抛弃的情况,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官场的虚伪和腐败。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这种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深刻思考。

接下来四句则是对当时文人墨客的讽刺和批评:“可怜无高韵,犹怀一朝新。”诗人在这里指出那些文人墨客没有高雅的情趣和品味,仍然追求着新潮和新奇的事物。这种批判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尊重。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最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吾徒今已矣,颇学古人诗。”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无法再像古人那样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古人的优秀作品,希望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使得诗人的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