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负奇节,声名满华甸。
伟哉圣人孙,不复伍时彦。
文章媲韩欧,经纶羞管晏。
天王幸阙里,讲道数称羡。
大用方有期,试可在明练。
咨汝乘四载,疏瀹任所便。
往来江海间,遂与鄙人善。
天地自非常,吾侪日相见。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属于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着重考核诗歌的情感的把握,以及手法的运用。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诗句,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首先从题目中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是“用因见古人情为韵奉送孔东塘还朝 其二”。从诗的内容上看,诗人写自己对朋友孔东塘的赠别之情,抒发了朋友离别时的惜别之情。
第二句“君子负奇节”,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君子。“负”字写出了君子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奇节”指非凡的气节、高尚的节操。这一句写出了友人高洁的性格,表现了他高洁的品质、傲岸的气节和不屈的精神,也表现出他与世俗的决绝和超脱,突出了他的人格魅力。
第三句“声名满华甸”,指出了友人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名声远播。“华甸”是指中原大地,这里借指京城洛阳。“声名满华甸”表明了友人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地位崇高。
第四句“伟哉圣人孙”,指出了友人是圣人的后代。“伟哉”赞叹之意。这一句赞美了朋友是圣人之后,具有高贵的身份,突出他的尊贵身份。
第五句“不复伍时彦”,“伍”同“无”,意思是不再像当时的人那样平庸。“时彦”指的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这句说友人不同于一般的文人士大夫,而是有着高尚品质的君子。
第六句“文章媲韩欧”,指出友人的才学可以与韩愈、欧阳修等相提并论。“媲”同“比”,意为并列,相等。“韩欧”指的是宋代的文学家韩愈和欧阳修。韩愈和欧阳修都是唐代的文学家,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倡导者,他们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所以后世把他们的文学成就并列在一起加以评价,称他们的文章可以与韩愈、欧阳修相媲美。
第七句“经纶羞管晏”,“经纶”指治理国事的才能,“管晏”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晏婴。这一句说友人有治国之才,能够胜任国家大事,而管仲、晏婴等人则不能与之相比。
第八句“天王幸阙里”,指出了友人受到天子的赏识。“天王”指天子。“幸”表示天子亲自到访的意思。这一句说友人受到天子的赏识,得到皇帝的青睐。
第九句“讲道数称羡”,“讲道”即宣讲道理。“称羡”是称赞羡慕的意思。这一句说天子亲自到访友人的地方,向他宣扬道理,并对他的学问深表赞扬和喜爱。
第十句“大用方有期”,指出朋友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大用”指伟大的事业或作用。“期”指期限。这一句说朋友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第十一句“试可在明练”,“试”指试验、考验。“明练”是指光明磊落,心志专一。这一句说朋友将来会经过一番磨炼,最终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才。
第十二句“咨汝乘四载”,“四载”指四年的时间。“咨汝”是对友人的称呼。这一句说友人要乘船出发了,我在此向你致以问候。
第十三句“疏瀹任所便”,“疏瀹”是疏通疏导的意思。“疏瀹”指疏通疏导,使事物顺畅运行。“所便”指便利之处。这一句说友人要乘船去往远方了,你要善于疏通疏导,使自己的前途顺利。
第十四句“往来江海间”,指出友人将会在江海之间来往奔波。“往来”是来回走动的意思。“江海间”指长江和大海之间。这一句说友人将会在江海之间来回奔波。
第十五句“遂与鄙人善”,“遂”是于是的意思。这一句说友人与我交好了以后就会与我共同度过余生了。“鄙人”是谦辞,指自己。这一句说友人与我交好以后就会与我共同度过余生。
最后两句“天地自非常,吾侪日相见”,指出天地自有其不平凡之处,而我与你的相识就是缘分,你我将会天天见面,共度余生。“非常”指不凡,不同寻常。“吾侪”指我们这一群的人,“日相见”指天天见面。这两句写出了天地自有其不平凡之处,而我与你的相识就是缘分,你我将会天天见面,共度余生。
【参考译文】
你是一个有奇特节操的君子,声名传播于中原大地。你是圣人的子孙,不会像那些平庸之辈一样没有出息。你的文章可以与韩愈、欧阳修相比美,你的才能足以担当国家的重任,管仲、晏婴这样的贤能之人也无法与你相比。皇上来到你的家乡,向你传授道理,赞扬你的才华。你将要踏上征途,去完成大业。你将要去的地方是长江大海,那里有你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在那里你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