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急雨中秋后,回首长沙杳霭间。
迎送初辞大藩府,逍遥来看小庐山。
故人情义千钧重,行客生涯一叶闲。
明日旅亭劳昼梦,孤峰标格不容攀。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元末明初,是诗人与友人在庐山相遇时有感而发。首联点出时间、地点;颔联写景叙事;颈联写友情、人生;尾联抒发感慨。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余至清修别希一禅师津发如老媪扶女外车其义风可以起颓俗将发作此”。这是诗人在庐山的第一次相见,他为希一禅师的法门和风范所感动。这里诗人以“津发”喻禅师的法号,以“老媪扶女外车”比喻禅师的行踪。“其义风可以起颓俗”,意思是:希一禅师的道风足以挽救颓败的世俗之风。
“惊风急雨中秋后,回首长沙杳霭间。迎送初辞大藩府,逍遥来看小庐山。”这两句是写与希一禅师相见时的情景。“惊风急雨”是形容天气骤变,也暗含诗人当时的心情,“中秋后”说明是在秋天。“迎送初辞大藩府,逍遥来看小庐山”二句,写诗人在离开大藩府(指江西行台省)之后去往庐山途中的情景。诗人从南昌出发,经过吉安,最后来到庐山。在庐山期间,希一禅师曾陪同他游览了庐山。
“故人情义千钧重,行客生涯一叶闲。明日旅亭劳昼梦,孤峰标格不容攀。”诗人在庐山与希一禅师相聚后,又离开了他,返回江西行台省。临别时,希一禅师赠给他一首诗,并嘱咐他“行客生涯一叶闲”。意思是说:你是个行客(即漂泊在外的人),生活十分艰难。
“孤峰标格不容攀”,这句诗的意思是:你虽然身处困境,但只要坚持自己的志向,仍然能够攀登到顶峰。诗人在离开南昌之后,又经过了一段艰辛的旅途才到达江西行台省。这次与希一禅师的相聚,使诗人受益颇深。因此,当行台省长官问及希一禅师是否还健在时,诗人回答道:“希一禅师还在呢!他在庐山上修行。”这就是“孤峰标格不容攀”的含义。
这首诗是诗人在庐山与希一禅师相聚时所作。诗人在与希一禅师相会之前曾历经艰险,在离开庐山时,希一禅师又为他赋诗一首赠别。诗人对禅师的赠别诗表示感激之情,并以禅理自勉,表示自己仍要坚守信念,继续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