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井风高木渐雕,岂知红艳转夭娆。
但教人面能长在,那有悲秋恨不消。
【注释】
露井:古代一种供人们取水用的井。
风高:风力大。
木渐雕:树叶渐黄,树皮粗糙。
岂知红艳转夭娆(yuáo):谁知那艳丽的花朵转瞬即逝,更增娇艳。
人面:指桃花。
悲秋恨不消:悲叹秋天的到来。
【赏析】
《八月桃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闺情小令。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美好青春逝去的感慨。
“露井”二字,点出时间、地点,交代背景。“风高木渐雕”句,写深秋时节,秋风劲吹,露井边树木枝干渐见苍老粗犷。“露井”一词,既写出了环境的萧瑟凄冷,又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落寞。
“岂知红艳”句,以反问语气道出自己心中所想。“岂知”二字,表明了词人对时光易逝、青春难驻的感叹。“红艳”一句,以桃花喻人面,将花与人融为一体,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转夭娆”三字,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夏天的繁花似锦,以及冬天的枯枝败叶,暗示出词人对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感慨。
“但教人面能长在”两句,词人用反语表达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但教”两字,表现出一种执着追求的态度;“人面能长在”,则暗指美好的青春时光已经离我而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对美好青春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悲伤。
“那有悲秋恨不消”这句,词人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那有”,表示肯定的语气;“悲秋”,指的是秋天的到来,暗示出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恨不消”,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遗憾之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遗憾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