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罗浮木叶黄,南枝蓦地见春光。
美人自爱秋来月,肯让金鹅第一香。
【注释】
- 遥望罗浮木叶黄:遥:远望。罗浮山,在广东增城、博罗之间,有梅花树,故名。
- 南枝:指南方的枝梢。
- 金鹅:即黄鹤。传说中仙人所骑的白鹤,故称。
- 自爱秋来月:美人爱秋天的月亮。
- 肯让:岂肯相让。第一香:《花间集》中有《浣溪沙》词“一枝弄碧传幽信”句,谓梅花为“众芳”之冠,故云。
【赏析】
此诗写梅与美人,一实一虚,一物一人,相互映衬。首二句写望见梅林,暗寓咏梅;三、四句以美人喻梅,借梅赞人。
诗起笔就写了梅花,而梅的形象并不直接出现。先从望远写起,用一“遥”字,突出了梅树高耸入云的特点,使人感到这株梅花树好像矗立在云雾之中。接着又用一个“黄”字,把梅花点缀得色彩鲜艳。诗人伫立在梅树下,只见一片片叶子由绿变黄,仿佛是大地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遥望罗浮木叶黄,南枝蓦地见春光。”诗人遥望着罗浮山上那片茂密的梅树林,只见树叶由翠绿色渐渐变成了黄色,仿佛大地换上了一个金色的盛装。在这金黄色的背景下,南方的枝条上突然出现了一抹嫩绿,那是春天的气息。
诗人的目光被这抹绿色吸引住了,他不禁想起了古人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里的“疏影”,就是南方枝条上的新芽;“暗香”,则是指梅花淡淡的香气。诗人通过观察和联想,感受到了梅花的生命力。
接下来写到“美人自爱秋来月,肯让金鹅第一香”。“美人”在这里指的是那位喜爱梅花的美人。这位美人喜欢秋天的月亮,她认为月亮比任何花朵都要美丽。然而,她却不愿意看到金雀(即金鹅)独占鳌头,独享芳香。
这首诗通过对梅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梅树比作一位高雅的美人,将梅花的芬芳比作她的淡淡香气。同时,诗人还通过观察和联想,感受到了梅花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对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