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尽神仙老蠹鱼,百城高拥水云居。
劝君甲乙无烦别,举世谁知四库书。
食尽神仙老蠹鱼,百城高拥水云居。
劝君甲乙无烦别,举世谁知四库书。
诗句释义
- “食尽神仙老蠹鱼”:这一句形容书籍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仍如同珍贵的美食一般值得珍惜。这里的“食尽”比喻书籍的价值被消耗殆尽,而“神仙老蠹鱼”则形象地描绘了书籍因年代久远而变得破旧,仿佛是仙家珍馐中的蛀虫,但即便如此,它的价值依旧不减当年。
- “百城高拥水云居”:此句意味着书籍如百座城池般高大,占据了人们的心灵空间。这里的“百城”比喻了书籍的广泛覆盖和深远影响,而“水云居”则暗示了书籍带来的宁静与超然,如同置身于云端,不受尘世纷扰。
- “劝君甲乙无烦别”:这句话是对读者的一种忠告,意在提醒他们珍惜眼前的书籍,不必因为外界的变化(可能是时间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等)而轻易放弃或更换。这里的“劝君”表达了一种责任感或使命感,鼓励人们像对待珍贵的物品一样对待书籍。
- “举世谁知四库书”: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书籍的普遍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四库全书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代表了极高的文化价值。因此,作者认为即便是在今天,世人也未必能够理解和认识到书籍的真正价值。
译文
食物耗尽之后,书籍的价值如同长生不老的仙药,它们在岁月中遭受了无数的磨损,却依然屹立不倒,守护着人们的心魂与思想。让我们珍惜这些书籍,无需因世事变迁而轻易告别,它们的价值将超越时代的更迭,被世人所铭记。
赏析
吴绮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对书籍的热爱和珍视。诗中“食尽神仙老蠹鱼”和“百城高拥水云居”不仅描述了书籍的物质形态,更是对其精神价值的赞美。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书籍在个人成长和心灵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诗中的“劝君甲乙无烦别”和“举世谁知四库书”,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迅猛发展,但书籍的价值和意义却愈发凸显。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
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赞颂,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提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承载智慧和历史的宝贵遗产——书籍——都应当被我们继续传承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