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清燕好留连,翠管红弦不曙天。
看到舞腰低转处,不妨人唤柘枝颠。
【注释】
快雪堂:唐白居易在长安时建有亭子,名“快雪”,后改名为“雪堂”。
西园:指白居易的别墅。
翠管:翠玉制的笛子。
红弦:红色的琴弦。
柘枝:古乐器名,用木制成,形似琵琶,用四根弦,其上以柘木为柱,其下以马尾为弦,音调高亢。
颠:同“巅”,指乐曲演奏的最高潮。
【赏析】
此诗作于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当时白居易任苏州刺史。诗人观剧之后写《快雪堂观剧》二首,这是其二。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清冷的早晨观看戏剧,西园里的燕子恋恋不舍。“西园”是白居易别墅所在地,诗人在此建了一座亭子,叫“快雪堂”,取其“欲寄尺素,恨无金玉之赠;若对清风,但感毛发之秋”之意。“翠管”、“红弦”都是乐器,这里借代说西园的景物。
三四句写观众看戏时的情景,当演员舞得低转时,观众忍不住大声喊“来呀!把柘枝颠”,意思是让演员把柘枝颠来颠去。“留连”二字写出了观众舍不得离开,“不曙天”三字写出了天色未明,而人们已经早早来到快雪堂。这两句写出了戏剧演出的热烈场面。
最后两句写观剧者的反应,他们看到演员优美的舞姿,忍不住要使唤演员,要把柘枝颠来颠去。这一句既表现了剧中人舞姿的优美,也表现了观众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