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径盘空一线微,游人举足已先疲。
大圆光透难遮掩,不学龙牙眼似眉。
【注释】
危径:险窄的道路。
盘空:盘旋在天空中,形容地势高峻。
游人:游览的人。
举足:行走。
先疲:首先感到疲乏。
大圆:指太阳。
透:显露。
龙牙眼似眉:指眼睛如龙的牙齿,眉毛像龙的眼睛。
【赏析】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二》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一幅“游人登临”之景,并以此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与哲学思想。
全诗以景寓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前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顶所见的景象。后两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的感想与哲理性思考。
第一句中的“危径”二字,既表明了山路的艰险,也暗示了诗人攀登的艰难,为后句“游人举足已先疲”埋下伏笔。第二句“大圆光透难遮掩”,则是对第一句的具体化、形象化表述。诗人通过“大圆光透”、“难遮掩”等词汇,生动地展现了日出时分,太阳光芒四射、普照大地的景象。而这一景象,又恰如一个“大圆”般圆满无缺、光辉灿烂。同时,“难遮掩”一词,又进一步强调了太阳光芒的强烈与耀眼,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后半篇则由景及理,由实入虚。第三句“不学龙牙眼似眉”,是对前句“大圆光透难遮掩”的一种深化与升华。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太阳的光芒比喻为龙的牙齿和眉毛,既突出了太阳光芒的强大与耀眼,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这句诗还暗含了一种人生哲理: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要像龙一样坚强、勇敢,不畏风雨、不惧困难,勇往直前,追寻心中的光明与希望。
第四句“此身虽在最高层”,则是对全诗主旨的总结与提炼。诗人通过“此身虽在最高层”这个表述,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之高,又暗示了自己对于名利的超脱与淡泊。这种心态,既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与人格魅力,也彰显了他对于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次韵空印游山九首其二》这首诗,通过对登山所见景象与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意蕴与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