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何处是明河,灵鹊差排此夜过。
低嘱侍儿休索问,古来司马自情多。
【注释】
碧天:湛蓝的天空,比喻新娘子梳妆打扮的明艳。
纳姬:古代女子出嫁时,娘家送女作为陪嫁。
戏为催妆姬:戏作催妆的歌辞。
汪姓南人:汪姓的人,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其三:这是第三首诗。
差(chāi),排,排列。
低嘱:低声嘱咐。
侍儿:侍女。
索问:追问。
自情多:自然有很多情事。
【译文】
碧蓝的天空什么地方是明亮的银河?那灵鹊在今夜该排成什么队次飞过?
低声吩咐你的侍女不要追问,古来司马昭有过许多情事。
赏析:
《咏怀》共三首,第一首写“人生贵适志”。第二首写“人生亦有命”:富贵贫贱都是命运安排,但人的一生应当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第三首则写“人生亦有命”,但人的一生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这首诗开头就点题,说朋友纳妾,自己戏作催妆歌以相慰。开篇即言“碧天何处是明河”,意谓碧空万里,哪里才是银河所在?这一句既写碧天之高远,也寓含着诗人对于仕途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暗喻自己与朋友虽身处官场却如浮云般飘渺、无根。接着用“灵鹊差排此夜过”一句,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古人认为鹊桥会合乃是有情人得以团聚的象征,因此,此处诗人以灵鹊象征自己与友人的夫妻关系,表达了对友人夫妻和睦相处的美好祝愿。
接下来两句,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先是低声嘱咐侍女不要追问,然后又借古人的典故来劝慰友人。“低嘱”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语气,也暗示了他的心情:诗人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复杂而微妙的。他一方面希望友人能够早日摆脱困境,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过多地干涉友人的个人生活。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歌的意境变得更加丰富而深沉。
最后一句“古来司马昭有过”,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典故。这句诗既是一种反语,也是一种自嘲。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的权臣,因其野心勃勃而被后人称为“奸雄”。然而,诗人在这里却将司马昭的名字与友人的纳妾之事联系在一起,显然是在暗示友人的行为虽然违背了道德规范,但却也是人之常情。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其所蕴含的深意却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它既有对友人纳妾一事的理解和宽慰,又有对世俗人情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哀叹,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问。这种多重的主题和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