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得奇书有几般,手携常自访云关。
挂瓢桂树生公石,压帽梅花邓尉山。
乱后久拚甘寂寞,老来全不减疏顽。
金庭何处容偕隐,更欲移家销夏湾。
诗句:著得奇书有几般,手携常自访云关。挂瓢桂树生公石,压帽梅花邓尉山。乱后久拚甘寂寞,老来全不减疏顽。金庭何处容偕隐,更欲移家销夏湾。
译文注释
- 著得奇书有几般:得到一些奇特的书籍,拥有这些书籍就像是获得了几样珍贵的宝物。
- 手携常自访云关:常常带着这些书籍,就像携带着通往云端的门户,寻找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 挂瓢桂树生公石:在桂树下悬挂葫芦,仿佛是古代僧人生公的石像,寓意静心修行,追求高远的理想和境界。
- 压帽梅花邓尉山:头上戴着花帽,像是邓尉山上盛开的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纯洁的品质。
- 乱后久拚甘寂寞:乱世之后,宁愿选择忍受孤独与寂寞,也不愿意随波逐流。
- 老来全不减疏顽: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更加坚定了其性格中的疏离和顽固,这种个性使他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 金庭何处容偕隐:在黄金庭院中如何能找到可以一起隐居的地方呢?表达了对和谐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 更欲移家销夏湾:更希望能迁移家园到消夏湾,享受那里的清凉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个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动荡年代保持内心宁静的决心。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尊重和热爱,还反映了他对自由、独立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对比乱世中的孤独与老来的个性坚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即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不懈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也是对传统文化中重视知识和品德的一种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