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银龙战远空,漫天飞舞各匆匆。
山河若为衔哀白,灯火难因锡庆红。
万户烟花迷晓月,九衢箫鼓咽春风。
一匙社饭无穷事,拥褐愁吟碧海东。
上元节前一天下雨,和宋长白的韵。当时国家有丧事。
无数银色的龙在天空中战斗,纷纷飞去匆匆忙忙。
山河如果因为悲哀而衔哀,灯火就难以因为喜庆而红亮。
万户的烟花迷住了晓月,九街的箫鼓咽住了春风。
一匙社饭承载了无数的烦心事,穿着褐衣忧愁地吟唱着碧海东行。
无数银龙战远空,漫天飞舞各匆匆。
山河若为衔哀白,灯火难因锡庆红。
万户烟花迷晓月,九衢箫鼓咽春风。
一匙社饭无穷事,拥褐愁吟碧海东。
上元节前一天下雨,和宋长白的韵。当时国家有丧事。
无数银色的龙在天空中战斗,纷纷飞去匆匆忙忙。
山河如果因为悲哀而衔哀,灯火就难以因为喜庆而红亮。
万户的烟花迷住了晓月,九街的箫鼓咽住了春风。
一匙社饭承载了无数的烦心事,穿着褐衣忧愁地吟唱着碧海东行。
集芝麓先生寓园其一 雨过双扉阖,花残景乍清。 心怜三月树,气尽六朝莺。 吟缁迟分斝,谭深费煮羹。 前期还共惜,濠濮少人行。 注释: 1. 雨过双扉阖:雨水过后,两扇门闭合起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结束。 2. 花残景乍清:花朵凋零,景色显得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怀念。 3. 心怜三月树:心中充满了对春天树木的喜爱,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 4. 气尽六朝莺
注释: 篱笆和槿树都因秋风吹落而悲伤,这秋天的到来在这新的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浅深的颜色都充满了韵味,次第排列就像含着笑意的样子。 露水下是庚申节,高天中是甲子人。 看着彼此的脉脉含情,烂漫如天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篱笆和槿树在秋日里的悲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槿悲摇落”,篱笆和槿树都是植物,它们在秋天到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悲伤
【注释】 种菊诗为坦夫赋 其二:种菊花。 无俗性:没有世俗的品性。 转便娟:转为秀丽娇媚。 黄农后:黄巢农民起义军失败后。 青女:指织女星。古人认为织女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岂悲时已暮:难道只是悲伤时光已经过去。 所得地犹偏:得到的田地还是不均匀。 萧瑟陶公意:表达出萧瑟的心境。 孤吟费酒钱:独自饮酒,吟诗作乐花费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首联“幽花无俗性,寒至转便娟
注释: 1. 藤萝看石上,今夕又焚香。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独自欣赏藤萝、焚香的情景。藤萝生长在石头上,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焚香,更显得心境平和、宁静。 2. 木榻经年改,罗衣半夜凉。 - 这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躺在木床上的情景。木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罗衣则是指女子所穿的丝质衣服,在半夜时分感到了凉爽。这里的“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
次韵赠伯紫 子非今士,萧然一褐宽。 空山吟欲响,古道哭无端。 石瘦池痕浅,霜高水影乾。 远游诚不偶,相语爱新寒。 注释: 1. 之子非今士: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伯紫,“非今士”意味着他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士人。 2. 萧然一褐宽:形容伯紫穿着简朴,如同一个宽袍大袖的古代士人。 3. 空山吟欲响:在空旷的山林中吟诵诗句,声音仿佛要传遍整个山谷。 4. 古道哭无端:在古老的道路上行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归广陵》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柳渐无堪折(liǔ jiàn wú kān zhé):柳树渐渐没有可以折断的地方,比喻朋友离开后,再相见的机会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新寒况古城(xīn hán kuàng gōng chéng):新的寒冷天气更添上古城的凄凉
【注释】: ①素:指白芍药。 ②春庭:春天的庭院,即花园。 ③砌(ji砌):台阶。 ④宫梅:宫中的梅花。 ⑤醉好:喜欢。从人习:跟随别人的习惯。 ⑥情多:情感丰富。耐客来:能够承受客人来访。 ⑦翻愁离别处,憔悴是青苔:翻(fān翻)着愁思,是因为离别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寓园中看到芍药盛开,便想起与友人相聚赏花的情景;听到初月上宫梅,又想到与友人一起赏梅
【注释】 客心:客居他乡之心。愁不极:忧愁没有尽头。芳草、梅花:分别指春天的花草和冬天的梅花,此处比喻离别。忧危:忧虑危险。观意气:观察人的志向。聚散:指朋友之间的分离或聚集。 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杨亭酒:即“阳亭酒”。阳亭是晋代王献之任吴兴太守时所建的酒楼名。子荆:作者的朋友王献之(字子荆),曾与作者交游甚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于作者在江州任司马期间。 开头两句
【注释】 雪后送芝麓先生游淮上其一: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逢迎天下惯,严武况斯文。 赏析: “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诗人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对芝麓先生的深情厚谊,以及芝麓的豪爽和慷慨;“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这是写景,也是在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这是写景,更是在借景抒情
【注释】 ①赋得送秋兼送客: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赋”是考试的一种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写一篇赋文。此诗为考试时所作,所以用“赋得”。送秋兼送客:诗人送友沂还广陵的时候,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②一夜悲风起:悲凉的秋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悲风:指凄冷、萧瑟的风。 ③江山又送秋:江山之间又传来了秋季的消息。 ④白杨摇短策:飘摇的树枝和短小的木杖随风摇曳。 ⑤黄叶打轻裘:落叶打在轻薄的衣裳上。
【注释】 芦花蓼花(lin huā):泛指秋天的野花。 惨淡:暗淡、凄凉。 飞来双白鹭:形容白鹤在芦苇丛中飞舞。 妆(zhuāng)点:装饰。 【赏析】 此诗描写了秋江芦草和蓼花,以及两只白鹭在秋江上的飞翔。诗人以白鹭为题,抒发自己高洁的情操。全诗语言平实,形象鲜明,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首句“芦花蓼花能自白红”是说芦花和蓼花能够自然地变成白色或红色。这里的“白”和“红”并非指颜色
茂苑羁栖鬓己华,蕊珠天上望琼花。 闲庭有迹来仙鹤,老树无枝着冷鸦。 贳酒未能空近市,围炉少绪欲思家。 龙门不遇钱惟演,白醉频煎陆羽茶。 诗意与译文 此诗是清代诗人吴绮所作,表达了作者在上元节前一日的雨雪中,思念家乡和友人的心情。诗中描绘了京城大雪的景象,以及对国丧的哀伤情绪。 注释与赏析: 1. 茂苑羁栖鬓己华:在茂苑(地名)停留期间,作者已经头发变白,形容岁月流逝之快。 2.
【注释】 1.巫山:在今重庆市。十二鬟:指山上的十二座山峰,即十二峰。鬟,发髻。 2.呵雾:指神女乘着六龙所拉的云车,在云雾缭绕中往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公元765年(大历十二年),夔州(今重庆奉节)发生大水灾,杜甫在流亡途中经过巫峡,看到江水汹涌澎湃,舟船颠簸不定。他想起巫山神女的传说,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诗的前两句写巫山十二峰,后两句写神女乘风而来。
露井银床照碧苔,地灵献瑞亦奇哉。 将成万寿千楹搆,故遣双莲一夜开。 注释:露井的银床映照着碧绿的青苔,这里的地灵(指露井)竟然能出现这么奇特的景观,真可谓神奇。即将建成的万寿寺(大檀越所修)有上千间屋宇,所以这里特意安排了一对双莲花在一夜之间绽放。 赏析:此诗描绘了佛鉴兴修天宁寺时的大檀越(皇帝)来寺内赐福的场景。首联写露井银床映照碧苔,是说地灵(露井)竟能出奇景,真是奇妙之极
【注释】 宁:宁静。 疏狂:放荡不羁。 顽钝:迟钝笨拙。 行藏:行为和处世之道。 蟫鱼:一种小虫,传说中被咬的牛会死。 夙世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 此诗以“偶吟”为题,抒发了诗人晚年的感慨与自省。首联写诗人漫步街头,信步而行,却不知自己的所为何来,既不求禅解也不求仙道,只是随兴而为,自在逍遥。颔联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放荡不羁的性格,他在三千界中自由驰骋,而如今已过七十载春秋,仍显得笨拙迟钝
注释:小轩只用竹方床,散着头发感到夏天的竹席很凉爽。手累了放下书本午睡,醒来时口齿间还带着茶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和赞美。首句“小轩只著竹方床”,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场景,竹方床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第二句“散发陶然夏簟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舒适的感受。第三句“手倦抛书成午睡”,表现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寻找到的一种解脱方式——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