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横趋万马奔,多君乘兴探云根。
直临中峙莲花影,俯踏交流竹箭痕。
圣主正思天有柱,神人聊障海为门。
蛟龙久卧知难稳,莫把寒钟震晓昏。

金山和毕正持韵时方发帑修寺

一棹横趋万马奔,多君乘兴探云根。

直临中峙莲花影,俯踏交流竹箭痕。

圣主正思天有柱,神人聊障海为门。

蛟龙久卧知难稳,莫把寒钟震晓昏。

注释:

  • 一棹横趋万马奔:用“一棹”比喻船,形容船只横穿而过,像是在万马奔腾之中前行。
  • 多君乘兴探云根:多君(指诗人)乘着兴致去探索云的根部,暗喻诗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直临中峙莲花影:直视中峙,即直立中流的山峰,莲花影,形容山峰如莲花般美丽。
  • 俯踏交流竹箭痕:俯身踩在交流(指江流)上,仿佛踩在竹箭上的疤痕一样,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流动感和水边的景色。
  • 圣主正思天有柱:圣主,这里指的是皇帝,正在思考天柱的问题,天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支撑天地的柱子。
  • 神人聊障海为门:神人们在此聊天,以海为门,意味着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仙境。
  • 蛟龙久卧知难稳:蛟龙长时间静止不动,知道它很难再安稳下来,比喻那些长久处于安逸状态的人会失去警觉和动力。
  • 莫把寒钟震晓昏:不要因为敲钟而让早晨和黄昏的宁静被打破,告诫人们要珍惜清晨和黄昏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和神秘的仙境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文人墨客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