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岐宁复问高低,梦破方知醒亦迷。
只合行藏同虎鼠,谁将得失问虫鸡。
相逢那有三生笑,欲去翻为半面啼。
始信南华原不误,从来物我自须齐。
次韵答余广霞 其二
路歧宁复问高低,梦破方知醒亦迷。
只合行藏同虎鼠,谁将得失问虫鸡。
相逢那有三生笑,欲去翻为半面啼。
始信南华原不误,从来物我自须齐。
注释:
- 路歧宁复问高低:在岔路口上询问道路的高低。
- 梦破方知醒亦迷:梦中破碎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处于梦境之中。
- 只合行藏同虎鼠:应该与像老虎和老鼠一样的存在同行。
- 谁将得失问虫鸡:谁会把得失放在心上去问小虫子。
- 相逢那有三生笑:相逢时会有怎样的欢笑。
- 欲去翻为半面啼:想要离去却反被对方半面之缘所打动而哭泣。
- 始信南华原不误:这才相信《庄子南华经》并没有错。
- 从来物我自须齐:自古以来万物与我本就应当齐同。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黄庭坚以友人初和甫的原诗韵脚和风格创作的酬答之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的首句“路歧宁复问高低”,描绘了诗人在岔路口上询问道路高低的情景,这似乎暗示着人生的迷茫与探索。接着,“梦破方知醒亦迷”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幻和现实的认知。
第三句“只合行藏同虎鼠”,表明诗人认为自己的行为与老虎和老鼠一样,都是生存之道,无需过多的计较得失。第四句“谁将得失问虫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琐事和利益纷争的超脱态度。
接下来的诗句,如“相逢那有三生笑”、“欲去翻为半面啼”,展现了诗人与故人的短暂相逢,以及离别时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于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也是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始信南华原不误,从来物我自须齐”,则回归到诗歌的主题,强调了《庄子南华经》的真谛,以及诗人一直以来追求的物我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展示了他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艺术佳作,更是一次心灵之旅,它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以及如何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