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无复舞轻罗,空记残碑立桂河。
百粤江山兹地好,三秋词赋古人多。
斜阳不断孤帆影,远水重闻倚棹歌。
从此蓼花枫叶外,洞庭明月照曾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韶阳用许郢州韵
- 韶阳:指的是农历二月二日,也是春光明媚的日子。
- 用许郢州韵:指的是在许州(今河南许昌)的韵部中押韵,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格式要求。
第二句:
西楼无复舞轻罗
- 西楼:指古代建筑风格,通常指建于高处或临水的楼阁。
- 无复:不再有,表示已经过去或不再存在。
- 舞轻罗:指跳舞时穿着轻薄的罗衣。
第三句:
空记残碑立桂河
- 残碑:指残缺不全的石碑。
- 桂河: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附近。
第四句:
百粤江山兹地好
- 百粤:古代对中国南方地区的称呼。
- 江山:指美丽的自然风光。
- 兹地好:这个地方非常好。
第五句:
三秋词赋古人多
- 三秋:指秋季的三个季节,即初秋、中秋和晚秋。
- 词赋: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
- 古人多:古人有很多作品。
第六句:
斜阳不断孤帆影
- 斜阳:夕阳。
- 不断:一直持续。
- 孤帆影:孤单的船影。
第七句:
远水重闻倚棹歌
- 远水:远处的水。
- 重闻:再次听到。
- 倚棹歌:靠在船上唱歌。
第八句:
从此蓼花枫叶外,洞庭明月照曾波
- 从此:从那时起,表示一个时间的起点。
- 蓼花:一种植物,生长于水边或湖边的草地。
- 枫叶外:指在枫叶之外的地方。
- 洞庭明月照曾波:洞庭湖上的月亮照亮了曾经的波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景色和历史的古诗,通过描绘西楼、残碑、百粤、三秋、斜阳、孤帆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从此”一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短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