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公事业颇拔俗,欲凭妙语招遗魂。
文章种性欠疏理,焦芽故态何足论。
心知高人笑谀墓,抱羞无地容逃奔。
佳章忽来生喜气,风轮载我登昆崙。
徐观笔力作波险,正与醉素争弟昆。
山高水深世听莹,爱子赏音知道门。
【注释】
1.进公:即进师。进和尚,法号宗进,是唐玄宗时人,为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神会之弟。
2.遗魂:指逝去的僧人。
3.文章种性:指佛家经籍。
4.焦芽故态:形容颓败、衰败。
5.高人:指高僧或高德之人。
6.醉素:指《庄子》中《逍遥游》中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意为乘着宇宙自然的规律,驾驭着自然界的变化。这里指徐观的文采和笔力。
7.昆崙:昆仑山,中国第一高峰,在青海省境内。
8.风轮:比喻徐观的诗文。
9.爱子赏音:出自《孟子·尽心上》:“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意谓孔子设置科考制度,过去的人不再追究,后来的人都来报考。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描绘了进和尚舍利塔的壮丽景象:进和尚塔的石柱巍然耸立,上面镌刻着许多佛像;周围绿树环绕,花草簇拥,环境幽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塔内供奉着舍利子,供人们瞻仰礼敬。作者徐观对这幅画面赞叹不已,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抒发他对进和尚塔的感情。
前四句赞美进和尚塔的高峻与庄严;中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舍利子的重视,以及自己对于进和尚塔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进和尚塔的喜爱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舍利子和进和尚塔的崇高敬意及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