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见说不寻常,春到人间路渺茫。
万树冷云晴带月,一泓寒雪静浮香。
高人尽日携筇杖,幽客何年著草堂。
我欲移家更深处,武陵鸡犬未相妨。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题梅花泉卷子》,下面是诗句与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溪(今浙江省杭州市)听说梅花开得特别不寻常,春意盎然却道路渺茫。万树梅花冷月相伴,寒雪静浮香气四溢。高士整天携筇杖行走,幽客何时能拥有草堂?我想要迁居到更深的地方,那武陵里的鸡犬不会受到干扰。
注释
- 西溪: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以风景秀丽著称。
- 不寻常:指梅花盛开的景象非同寻常,与众不同。
- 人间路渺茫:表达了春天虽然来临,但道路依然迷茫,难以分辨方向。
- 万树冷月:形容梅花在冷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雅脱俗。
- 一泓寒雪:用“一泓”形容泉水清澈,“寒雪”则暗示了梅花的纯洁和坚韧。
- 高人: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这里特指那些赏梅的高士们。
- 携筇杖:携带筇杖,即竹制的手杖,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携之物,用以支撑身体或辅助行走。
- 幽客:指隐居不仕的人,可能是诗人自己或是其他隐逸之士。
- 着草堂:建有茅屋或草房,用以隐居的地方。
- 移家:搬家,表示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 武陵:古地名,这里借指一个宁静美好的居住地或避世之地,因为《桃花源记》中提及武陵人捕鱼为业。
- 鸡犬未相妨:即使家中有鸡有犬,也不会被打扰或影响。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梅花之美、自然之景以及诗人的志趣表达得淋漓尽致。首句“西溪见说不寻常”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非凡而独特。接着三句分别从视觉、嗅觉和触觉三个维度来刻画梅花的美丽。“万树冷云晴带月”写出了梅花在冷月之下的清冷之美;“一泓寒雪静浮香”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幽香,让人仿佛能嗅到那股清冽之气;最后一句“高人尽日携筇杖,幽客何年著草堂”则展现了文人雅士赏梅的情景,以及他们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也间接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品格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