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倦梁园鬓已华,避嚣聊复听楞伽。
乡心得静浑忘客,归梦无程忽到家。
地远尚留前代树,春多先见隔年花。
远公飞锡空相忆,怅望瀛州阻海霞。

【解析】

这是一首七律。“游倦梁园鬓已华”,意思是说:在梁园游玩的时间长了,头发已经花白了。“避嚣聊复听楞伽”,意思是说:为了躲避尘世的喧嚣,姑且听听楞伽经来消遣。“乡心得静浑忘客”意思是:故乡的山水清幽宁静,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自己是个过客。“归梦无程忽到家”,意思是:归家的梦没有行程却到家了。“地远尚留前代树,春多先见隔年花”,意思是:由于地处偏僻还保留着前代的古树,春天时又可以看到隔年的花朵。“远公飞锡空相忆,怅望瀛洲阻海霞”,意思是:对于慧远大师的思念之情,只能借助于飞锡(指僧徒乘锡杖)来表达,望着大海,想到瀛州,但因海雾阻隔而无法到达。

【答案】

译文:在梁园游玩时间长了,头发已经花白。为避开尘世喧嚣,姑且听听楞伽经。故乡山清水秀,忘却了自己是过客。归家之梦没有行程却到了家里。虽然地处偏僻,还保留着前代的古树。春天时又可以看到隔年的花朵。对于慧远大师的思念之情,只能借助于飞锡来表达,望着大海,想到瀛州,但因海雾阻隔而无法到达。赏析:首联点明题意和时间:梁园,即洛阳,当时诗人居此;夜宿招隐堂,是在梁园游倦后的休息之地;石公,指石勒(274—329),字世龙,上党武乡人,汉末为羯族首领,曾建立后赵王朝。他与诗中主人公同姓同宗,故称“石公”。颔联写诗人对石公的怀念之情:在梁园游玩,时间很长,头发都花白了;石公在邺都避乱时,曾到梁园来过。颈联写石公的禅定之术高超、影响深远:石公在邺都避乱时,曾到庐山东林寺讲经说法,受到慧远等人的崇敬;他的禅定之法,至今仍流传于后世。尾联写诗人对石公的怀念之情:石公在邺都避乱时曾到梁园来看望过诗人;如今诗人已离开邺都多年,仍时常回忆起石公,但因海雾阻隔而不能到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