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轩一路紫兰芬,翠盖亭亭霭暮云。
濠濮兴高还撤烛,琅琊情重欲书裙。
曾波得月光相射,芳树浮烟影不分。
此夕凭栏意何限,辋川诗句让诸君。
高轩一路紫兰芬,翠盖亭亭霭暮云。
濠濮兴高还撤烛,琅琊情重欲书裙。
曾波得月光相射,芳树浮烟影不分。
此夕凭栏意何限,辋川诗句让诸君。
注释:
- 高轩一路:指高高的车轩沿着道路一直延伸。
- 紫兰芬:紫色的兰花香气。
- 亭亭: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的样子。
- 濠濮兴高:指心情愉悦,兴致很高。濠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潭,比喻游乐之处。
- 撤烛:熄灭蜡烛。
- 琅琊情重:指对琅琊台的深厚情感。琅琊:地名,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此游览赋诗。
- 芳树:美丽的树木。
- 分:分辨不清。
- 辋川: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别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宴会情景的诗歌,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参与者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爱情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
首联“高轩一路紫兰芬,翠盖亭亭霭暮云。”以高轩为引子,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高高的车轩沿着道路一直延伸,周围弥漫着紫兰的香气,景色优美宁静。
颔联“濠濮兴高还撤烛,琅琊情重欲书裙。”则转入了对宴席中人物心情的描绘。濠濮之乐让人心情愉快,于是撤去蜡烛继续畅饮;而对琅琊台的热爱之情则驱使人想要写下美丽的诗句。
颈联“曾波得月光相射,芳树浮烟影不分。”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好景色。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光影,而芳树上的烟雾也与月光交相辉映,难以分辨。
尾联“此夕凭栏意何限,辋川诗句让诸君。”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在这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不禁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辋川之中。他希望将这美景和诗意分享给在座的各位,让大家一起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