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雨关心近暮年,访君我泛泖湖烟。
三更夜话双椽烛,万里寒装一砚田。
循吏已知清似水,故人行更远如天。
无端忽鼓看山兴,又损冰厨买酒钱。
酬别鲁谦庵即用见赠原韵
旧雨关心近暮年,访君我泛泖湖烟。
三更夜话双椽烛,万里寒装一砚田。
循吏已知清似水,故人行更远如天。
无端忽鼓看山兴,又损冰厨买酒钱。
注释:
- 旧雨关心近暮年:指的是对老朋友的关怀和思念。
- 访君我泛泖湖烟:表示在朋友家拜访时,湖面上的烟雾弥漫的景象。
- 三更夜话双椽烛:指深夜和朋友一起交谈的情景,两人坐在两根蜡烛旁。
- 万里寒装一砚田:形容冬天的寒冷,用砚台装点整个空间,形象地描述了环境的寒冷。
- 循吏已知清似水:意思是做官的人清廉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 故人行更远如天:形容朋友之间距离遥远,如同天边一样难以相见。
- 无端忽鼓看山兴:突然兴起了看山的兴趣,可能是想欣赏自然风光。
- 又损冰厨买酒钱:因为看山兴趣而减少了购买酒的钱,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们更倾向于饮酒取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通过回忆与友人之间的友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旧雨”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旧雨关心近暮年”,直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他们之间的友情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沉淀,彼此之间的关心也更加深厚。这句中的“关心”二字,不仅体现了友谊的深度,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维护。
第二句“访君我泛泖湖烟”,描绘了与朋友相遇的场景。在湖边的烟雾中,作者与朋友相聚,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这里的“泖湖”指的是泖湖,是浙江省的一个湖泊,而“烟”则描绘出了湖面的景色和氛围。
第三句“三更夜话双椽烛”,进一步展示了两人深夜聊天的场景。他们坐在两根蜡烛旁,互相倾诉着心中的想法和感受,这种交流让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这里的“三更”指的是深夜,而“双椽烛”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氛围和场景。
第四句“万里寒装一砚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作者用砚台装点整个空间,以此来形容环境的寒冷程度。这里的“一砚田”形象地描绘了空间被砚台占据的情况。
第五句“循吏已知清似水”,是对官员清廉的描述。这里的“循吏”指的是有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能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官员们。而“清似水”则形容他们的清廉程度,如同清澈的水一样。
第六句“故人行更远如天”,则是表达与朋友之间距离遥远的情感。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老朋友,而“行远”则形容他们之间的距离遥远,仿佛隔着天一般。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他们对彼此之间距离感的无奈。
最后一联“无端忽鼓看山兴,又损冰厨买酒钱”,则是表达作者因看山兴趣而产生的冲动。他突然想起了山上的风景,想要去看看,但是又担心花费过多的金钱。这里的“无端”指的是没有理由或原因,而“看山兴”则是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旧日朋友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维护。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