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山山浅亦有虎,时时妥尾过行路。
一竖地坐牧两牯,以箠捶地不知顾。
虎搏竖如鹰搦兔,两牯来奔虎弃去。
回往荷庠挨老树,牯相喘视同守护。
虎竟不能得此竖,竖虽不救牯无负。
一村嚣传共鸣鼓,而虎已逃不知处。
嗟乎异哉两大武,高义可与贯高伍。
令走仁义名好古,临事真情乃愧汝。
此事可信文公语,为君落笔敏风雨。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汪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义牯
快山山浅亦有虎,时时妥尾过行路。
一竖地坐牧两牯,以箠捶地不知顾。
虎搏竖如鹰搦兔,两牯来奔虎弃去。
回往荷庠挨老树,牯相喘视同守护。
虎竟不能得此竖,竖虽不救牯无负。
一村嚣传共鸣鼓,而虎已逃不知处。
嗟乎异哉两大武,高义可与贯高伍。
令走仁义名好古,临事真情乃愧汝。
此事可信文公语,为君落笔敏风雨。
译文:
在快山的山腰,虽然地势较浅,但仍然有老虎出没,时不时地会小心翼翼地绕过行人。一个农夫坐在田埂上,用棍子敲击地面,好像在和土地对话。老虎想要捕捉他,但农夫就像一只鹰捉兔子一样轻巧。两个牛犊跑来跑去,让老虎放弃了追捕。农夫回到村子,村民们围着老树讨论着这件事,都觉得这农夫像守护者一样值得尊敬。老虎最终无法伤害到这个农夫,农夫虽然救了牛犊却并没有受到伤害。整个村庄都传来了击鼓声,但是老虎已经逃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真是奇怪啊,这两个人如此勇敢,他们的高风亮节可以和古代的贯高相提并论。那个农夫行走于仁义之道,被人们称为好古。当事情真正发生时,他的真心实意让人感到惭愧。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像文公的话一样可信,我为你写下这些文字,希望它们如同风雨般迅速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