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亦细事,清苦非所便。
但爱公所守,远相诸祖肩。
迟迟哦公诗,落日满晴川。
愿携折脚铛,结茅西涧边。
岁时逻松桧,来此扫颓砖。
这首诗是诗人向嵩禅师致敬的诗,表达了他对嵩禅师的敬仰和对嵩禅师诗作的欣赏。
第一句”谒嵩禅师塔”,表示诗人去拜访嵩禅师的塔,表达对嵩禅师的敬意。
第二句”文章亦细事,清苦非所便”,表示诗人认为文章只是琐碎的事情,而清苦的生活并不是他所喜欢的。这里的“文章”指的是诗歌,诗人用“细事”来比喻诗歌,表明诗歌只是琐碎的事情,而清苦的生活并不是他所喜欢的。
第三句”但爱公所守,远相诸祖肩”,表示诗人虽然喜欢嵩禅师的诗歌,但他更看重的是嵩禅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希望能够与嵩禅师并肩。这里“公所守”指的是嵩禅师的诗歌,“诸祖肩”指的是嵩禅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
第四句”迟迟哦公诗,落日满晴川”,表示诗人在嵩禅师的塔前久久地吟咏着嵩禅师的诗歌,直到夕阳西下,整个天空都被夕阳染红。这里的“哦”是指吟咏的意思。
第五句”愿携折脚铛,结茅西涧边”,表示诗人想要带着嵩禅师的诗歌回到他的家乡,希望在西涧边搭建茅草屋,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这里的“折脚铛”是一种古代的炊具,用来烧饭煮菜。
第六句”岁时逻松桧,来此扫颓砖”,表示诗人每年都要来到嵩禅师的故乡,清理松树和桧树叶上的灰尘,打扫颓败的石阶。这里的“逻松桧”指的是清理松树和桧树叶上的灰尘,“颓砖”指的是打扫颓败的石阶。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嵩禅师的敬仰和对嵩禅师诗歌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诗人通过对嵩禅师的诗歌和精神境界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和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