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静飘衣又几时,凤城春树碧参差。
玉笙凄恻谁能听,宝剑横陈别有期。
露下青枫长落叶,春归红豆已无枝。
晓风残月江南岸,柳七空填绝妙词。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雪静飘衣又几时,凤城春树碧参差。
- “雪静”意味着天空中雪花的降落,使得天地一片洁白。
- “飘衣”指的是雪花随风飘落。
- “凤城”是古代南京的一个别称,因为其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得名。
- “春树”指的是春天里生长的树木。
- “碧参差”描述的是这些春树的颜色,碧绿而参差不齐。
- 玉笙凄恻谁能听,宝剑横陈别有期。
- “玉笙”通常指用玉石制成的乐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琴或类似的乐器。
- “凄恻”形容声音或氛围悲伤、凄凉。
- “谁能听”表示无人能够理解或共鸣这种哀婉的声音。
- “宝剑横陈别有期”意味着这把剑被横放在一旁,似乎在等待某个特别的时刻。
- 露下青枫长落叶,春归红豆已无枝。
- “露下”指的是夜晚的露水。
- “青枫”是指红色的枫叶,常用于比喻秋天的景象。
- “长落叶”描绘了枫叶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落下的情景。
- “春归红豆已无枝”中的“春归”指的是春天的到来,“红豆”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相思之情。
- “无枝”表示相思之情无法再得到满足或实现。
- 晓风残月江南岸,柳七空填绝妙词。
- “晓风残月”指的是清晨的风和残月,常常用来形容一种凄凉或寂寞的氛围。
- “柳七”可能指的是柳树第七次开花,也可能是对柳树的一种赞美或是特定的称谓。
- “绝妙词”意味着这首词非常出色,难以找到更好的替代之词。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秦淮(今南京市)的深深感慨。首句“雪静飘衣又几时,凤城春树碧参差”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叹以及时光流逝的感觉。第二句“玉笙凄恻谁能听,宝剑横陈别有期”则转入音乐与剑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第三四句“露下青枫长落叶,春归红豆已无枝”,则是通过季节更替和植物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最后一联“晓风残月江南岸,柳七空填绝妙词”,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在江南边城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