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堤盖南堂,雪霰响新瓦。
我踏雪泥至,自携双不借。
爱公有俊气,句法洗凡马。
清婉继彭泽,寒陋笑东野。
愿为西崦邻,投名入诗社。
馀年吾事济,过从有公者。
何时闻折竹,灯火共清夜。
晓堂人未扫,如开辋川画。
平生学牧牛,鼻索尝自把。
而今失所在,宁复事鞭打。
吾诗一寄耳,雕琢特未暇。
且欣两俱健,意气要倾写。
雪霁谒景醇时方筑堤捍水修湖山堂复和前韵
筑堤盖南堂,雪霰响新瓦。
我踏雪泥至,自携双不借。
爱公有俊气,句法洗凡马。
清婉继彭泽,寒陋笑东野。
愿为西崦邻,投名入诗社。
馀年吾事济,过从有公者。
何时闻折竹,灯火共清夜。
晓堂人未扫,如开辋川画。
平生学牧牛,鼻索尝自把。
而今失所在,宁复事鞭打。
吾诗一寄耳,雕琢特未暇。
且欣两俱健,意气要倾写。
注释:
- 雪霁谒景醇(xiá)时方筑堤捍水修湖山堂复和前韵:雪停了去看望景纯,当时正修建堤防抵御洪水,修复了湖泊的山亭,我也和着前面的诗句一起作诗。
- 筑堤盖南堂,雪霰响新瓦(wěi):在南方的大厅顶上修建堤坝,因为雪霰的声音在新的瓦上回响。
- 吾踏雪泥至,自携双不借(bào):我穿着雪泥走到这里,自己带着双不借用的东西。
- 爱公有俊气,句法洗凡马:喜欢景纯有英俊的气概,他的句法像洗涤凡马一样干净。
- 清婉继彭泽,寒陋笑东野:清新优雅地继承彭泽诗人的风格,用冷峻的语言嘲笑东野的诗歌。
- 愿为西崦邻,投名入诗社:希望能成为西边山丘旁的人,把自己的诗名投进这个诗歌社团。
- 馀年吾事济,过从有公者:剩下的时间我将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过去常和景纯来往。
- 何时闻折竹,灯火共清夜:什么时候我们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在清冷的夜晚一起点亮灯火。
- 晓堂人未扫,如开辋川画:早上的堂里还没有打扫,就像打开了一幅辋川图。
- 平生学牧牛,鼻索尝自把:我的一生都在学习牧牛的技巧,鼻子是用来嗅气味的工具。
- 而今失所在,宁复事鞭打:但现在我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住处,不再从事鞭打等粗活了。
- 吾诗一寄耳,雕琢特未暇:我的诗只是随便写的,没有花时间雕刻修饰。
- 且欣两俱健,意气要倾写:暂且高兴的是我们俩都健康强壮,要用意气来表达我们的志向。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景纯筑堤防洪、与诗人同游山水之事作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景纯的敬仰之情。
首联“筑堤盖南堂,雪霰响新瓦”描绘出一幅冬日景象,大雪覆盖了南堂,雪花落在新建的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诗人来到这里,感受到雪中美景的惊喜与愉悦。
颔联“我踏雪泥至,自携双不借”,诗人踏上雪地,一路走来,只带了随身必需的物品,体现了他随性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双”指的是诗人随身携带的两只笛子,象征着他对音乐的热爱。
颈联“爱公有俊气,句法洗凡马”,诗人欣赏景纯正因为他有英俊的气质和独特的文采,使得平凡的文字也变得非凡脱俗。
尾联“吾诗一寄耳,雕琢特未暇”,表达了诗人虽然才疏学浅,但愿意将自己的诗意寄托给景纯,并谦虚地说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雕琢修饰诗句。
整首诗通过对景纯的赞美和对自己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