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青山俯碧浔,小亭高峙白云深。
满池明月幽人梦,千树斜阳故国心。
莫道枯鱼书自泣,可怜仙鲤信空沉。
终朝独理任公钓,濠濮谁能是赏音。

解析这首诗《乳鱼亭》的艺术特色,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诗人的优美笔触,还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1. 诗作原文
    一曲青山俯碧浔,小亭高峙白云深。满池明月幽人梦,千树斜阳故国心。莫道枯鱼书自泣,可怜仙鲤信空沉。终朝独理任公钓,濠濮谁能是赏音。

  2. 译文与注释

  • “一曲青山俯碧浔”:形容青山如同一条曲线,俯瞰着清澈的水面。
  • “小亭高峙白云深”:小亭子矗立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显得格外神秘。
  • “满池明月幽人梦”:月亮如镜般洒在池塘上,让人陷入深深的梦境之中。
  • “千树斜阳故国心”:夕阳映照在千树之上,让人想起故乡的情怀。
  • “莫道枯鱼书自泣”:不要因为鱼的干涸而感到悲伤,因为这是自然的循环。
  • “可怜仙鲤信空沉”:仙鲤虽然美丽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令人唏嘘。
  • “终朝独理任公钓”:独自垂钓,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 “濠濮谁能是赏音”:谁能像庄子那样,在濠水之畔悠然自得地钓鱼呢?
  1. 赏析与背景:《乳鱼亭》是明代遗物,位于水池东侧。亭子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景观和建筑艺术,使得游鱼成为观赏的主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高雅的氛围。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如青山、白云、明月、斜阳等),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枯鱼、仙鲤、故国等)。通过这些意象的叠加,诗人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乳鱼亭》不仅是一首描绘景物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