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幽栖郭北偏,春来蜡屐好留连。
二分明月吹箫客,十里垂杨载酒船。
花影红依书帙上,山光青到酒垆前。
锦沙一片真堪赏,借与凫鸥竟日眠。

湄园

名士幽栖郭北偏,春来蜡屐好留连。

二分明月吹箫客,十里垂杨载酒船。

花影红依书帙上,山光青到酒垆前。

锦沙一片真堪赏,借与凫鸥竟日眠。

注释:

  • 湄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城西,是清代诗人袁枚(袁枚)所建的园林之一。袁枚是清朝著名的文人、学者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湄园”在这首诗中,可能指的是他在这个地方隐居的生活。
  • 名士:指有名望的文人。
  • 幽栖:隐居,不问世事。郭北偏:城北,即城郊。
  • 春来:春天来临。腊屐:用稻草编织而成的拖鞋,冬天穿以防脚冻。
  • 二分明月:扬州的别称,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所以能看到月亮,所以称为“二分明月”。吹箫客:指吹奏箫的人。
  • 十里垂杨:形容杨柳树很多,垂杨就是柳树。载酒船:用船装载美酒。
  • 花影红依书帙上:花的影子映照着书本,好像红色的花朵依附在书上一样。
  • 山光青到酒垆前:山色映照到酒垆(酒店前的柜台)前。山光:山峰的影子。青:绿色。
  • 锦沙:美丽的沙滩。真堪赏:真的值得欣赏。
  • 借与:借用。凫鸥:水鸟,通常指鸭子和鹅。竟日眠:整日睡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湄园隐居的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生活氛围。首句“名士幽栖郭北偏”,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地理位置,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四句,分别描述了春天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生活情趣。其中,“二分明月吹箫客,十里垂杨载酒船”一句,将月光、箫声和垂杨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花影红依书帙上,山光青到酒垆前”则进一步描绘出春天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最后两句“锦沙一片真堪赏,借与凫鸥竟日眠”则以美好的沙滩和悠闲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