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云寒树满岩阿,今古登临我再过。
词客似同山水在,酒徒偏向乱离多。
风吹白雁秋如此,天近黄花晚奈何。
搔首斜阳正愁绝,泰娘无赖复高歌。
注释:
秋日登学士山得歌字
断云寒树满岩阿,今古登临我再过。
词客似同山水在,酒徒偏向乱离多。
风吹白雁秋如此,天近黄花晚奈何。
搔首斜阳正愁绝,泰娘无赖复高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登学士山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等主题的思考。
首句“断云寒树满岩阿”,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图。天空中飘着几朵乌云,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岩石上满是落叶。这里的“断云”和“寒树”都暗示了秋天的气息;而“满岩阿”则表明了秋天的萧瑟之感。
第二句“今古登临我再过”,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曾登上学士山,但如今再回首,却只剩下诗人自己而已。这里的“今古”和“我再过”都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登临”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之情。
第三句“词客似同山水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受。词客们仿佛与山水共存,他们的词作也如山水般自然而富有意境。这里的“山水在”不仅指的是自然的山水,也暗示了词客们的词作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四句“酒徒偏向乱离多”,则是对词客们的另一种评价。酒徒们往往更容易陷入混乱和离乱之中,而词客们则更加超脱于纷扰之外。这里的“乱离多”既指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也指词客们内心的平静和淡定。
第五句“风吹白雁秋如此”,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出诗人的情感。秋风中的白雁,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凄凉和寂寞。这里的“风吹白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风的动态和白雁的动作,而“秋如此”则将秋天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六句“天近黄花晚奈何”,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天近黄昏,菊花已经盛开,但生命的短暂和美好却让人感到无奈和遗憾。这里的“黄花晚”既指菊花的美丽,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
第七句“搔首斜阳正愁绝”,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夕阳西下,诗人不禁用手抚摸自己的头发,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这里的“搔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动作和表情,而“愁绝”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最后一句“泰娘无赖复高歌”,以轻松的方式结束了全诗。泰娘(即《水浒传》中的女子潘金莲)似乎并没有被前面的忧愁所困扰,反而还兴致勃勃地唱起歌来。这里的“无赖”既指泰娘的性格,也暗指她的行为;而“高歌”则展现了她的乐观和开朗。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词客、酒徒等人的描绘和对生命、时间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