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烟波十二鬟,高人家住绿杨湾。
莼羹入馔乡心美,花药盈庭客思闲。
岂是林宗曾遇雨,只怜康乐爱登山。
卜居何日同桑苎,风日期君共往还。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的问候,表达了对友人在家乡生活的美好祝福。
袅袅烟波十二鬟,高人家住绿杨湾。
“袅袅烟波”形容烟雾缭绕,形象地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景象,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十二鬟”则是指美人的头发,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高人”指隐居的人或隐士,这里用来表达对友人生活的赞美。“高人家住绿杨湾”意为居住在绿杨湾区这样的隐居之地,与自然和谐共处。
莼羹入馔乡心美,花药盈庭客思闲。
“莼羹入馔”指的是将莼菜煮成汤食用,这是江南地区的一种饮食文化,代表了家乡的味道;“乡心美”则是指思念家乡的情感美好;“花药盈庭”形容庭院中花开得繁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客思闲”意为客人在这里感到心情轻松愉悦。
岂是林宗曾遇雨,只怜康乐爱登山。
“林宗”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名臣张良,他曾遭遇大雨淋湿了衣服,但并未放在心上;“康乐”则是指唐代大诗人王维,他喜欢登山,常常登高远望。这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祝愿。
卜居何日同桑苎,风日期君共往还。
“卜居”指的是选择居住的地方,“桑苎”则是指古代隐士所穿的粗布衣服,这里代指隐居的生活。“共往还”意为共同度过时光。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在合适的时机与友人一同隐居于桑苎之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高人家住绿杨湾”一句,用“高人”来形容友人,既表现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又体现了对他们才华横溢的敬意。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如“林宗曾遇雨”和“康乐爱登山”,这些典故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