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经翠辇停,朅来深夜访山灵。
竹房扉启钟初绝,木榻尘开酒乍醒。
露下诸天孤月白,云归大壑万峰青。
人间兴废浑闲事,欲向生公问杳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来青轩坐月》。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来青轩坐月”:来到青轩(一座建筑,可能是园林中的亭子)赏月。
  2. “此地曾经翠辇停”:这里曾经是皇帝的御驾停留的地方。
  3. “朅来深夜访山灵”:突然来到这个深夜,探访山上的自然灵气。
  4. “竹房扉启钟初绝”:竹林中的房间门敞开,钟声刚刚断绝。
  5. “木榻尘开酒乍醒”:木头床铺上落满了灰尘,酒气刚刚让人清醒。
  6. “露下诸天孤月白”:露水洒落时,天空显得格外空旷,月亮显得特别皎洁。
  7. “云归大壑万峰青”:云雾消散后,山谷间万峰苍翠欲滴。
  8. “人间兴废浑闲事,欲向生公问杳冥”:人间的兴衰成败似乎都与我无关,我想询问生公关于宇宙的奥秘。

译文:
我来青轩赏月,这地方曾是皇帝的御驾停留之地。深夜时分来到这里,探寻山林中的自然灵气。打开竹林中房间的门,钟声刚刚消失。木床上落满了灰尘,一壶酒让我瞬间醒来。当露水落下时,天空显得更加宽广,月亮也显得更加明亮。云雾散去后,山谷中的万峰苍翠欲滴。世间的兴衰成败似乎与我无关,我想问问这位名叫生公的人关于宇宙的奥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青轩赏月的情景,通过对夜晚、月光、云彩和山峰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首句“来青轩坐月”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第二句“此地曾经翠辇停”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高贵和尊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感慨。第三句“朅来深夜访山灵”表现了诗人深夜前来探寻山中灵气的行为,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第四句“竹房扉启钟初绝”描述了诗人推开窗户,听到钟声已断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接下来五句则是诗人在青轩中所见所感的描述:“木榻尘开酒乍醒”描绘了诗人醉酒醒来的景象;“露下诸天孤月白”、“云归大壑万峰青”则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最后一句“人间兴废浑闲事,欲向生公问杳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欲望。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