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栋凭虚天祭开,下方遥傍妙高台。
人闲每向云同宿,山静时闻磬一来。
箫鼓不将明月去,松风能送海潮回。
坐馀更觉多深省,欲向南宗觅辨才。
【注释】
康山:指庐山。
凭虚天祭:凭虚,形容极高;天祭,即对天祭祀。
妙高台:佛寺名。
人闲:人静。
山静:山静谧。
磬:佛教法器,石制,击之有韵,声闻于远。
箫鼓:古乐器,箫和鼓。
明月、海潮:皆指自然景色。
南宗:禅宗,佛教禅宗派别之一。
辨才:慧力。
【赏析】
《庐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庐山的秀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联写庐山云雾缭绕,气势恢宏,令人心旷神怡。颔联以人静时听磬声,山静时闻风声为喻,描绘出庐山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在月色下欣赏庐山的美景,以及海涛声从松林中传来的情景。尾联抒发了诗人想要向南宗寻找一位慧力深厚的辩才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