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山光好,春来二月时。
微风响铃铎,残日在罘罳。
慷慨仍怀古,苍茫独咏诗。
所思曾不见,天末碧霞披。

平山堂杂感和苏江陵韵之二

此处山光明媚,春天来临在二月时。

微风摇响铃铎,夕阳落在鱼网。

豪情仍怀古意,苍茫中独吟诗句。

所思之人不曾见面,天边碧霞披散如绸。

注释:

  • 平山堂杂感和苏江陵韵之二:这是一首五言诗,题目为“平山堂杂感和苏江陵韵之二”,表明这首诗是作者在平山堂附近,与友人苏江陵共赋的诗歌。
  • 此处:指的是平山堂所在地。
  • 山光:山景的美景。
  • 春来二月时:春天到来,二月时节。
  • 微风响铃铎(lìng tuó):微风吹动铃铎的声音。
  • 残日:落日余晖。
  • 罘罳(fú yī):一种古代建筑结构,类似于栅栏。
  • 慷慨:情感激昂,充满豪情壮志。
  • 仍怀古意:仍然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
  • 苍茫: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独咏诗:独自吟诵诗歌。
  • 所思:心中所思念的人或物。
  • 曾不见:未曾见到。
  • 天末碧霞披:天空尽头的碧绿色云霞仿佛披散着。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平山堂附近,与友人共赋的一首五言诗。诗人以平山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光图。春天到来,二月时节,微风吹起铃铎,夕阳洒落在鱼网之上,诗人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感慨万千,豪情满怀。然而,他所思念的人却未曾出现,只能独自吟诵诗歌,感叹天边的碧霞如同披散的绸缎,增添了一丝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