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惊重见,清辉尚宛然。
漫怜新隐约,犹是旧婵娟。
较甚初三出,先期第二圆。
揽之不盈手,徙倚小窗前。
【注释】:
见月和马高陵:友人惊羡,重见你那皎洁的月亮。
清辉尚宛然:月光还明亮如故。
漫怜新隐约,犹是旧婵娟:我不禁怜爱它新月朦胧,依然像旧时的圆月。
较甚初三出,先期第二圆:比起初三月出晚,不如初五月圆早。
揽之不盈手,徙倚小窗前:我捧起月光却不觉得太多,只好徒然地站在小窗前欣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二月五日,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心情抑郁,时有感慨。此诗即景抒情,写自己对新月的赞美之情。全诗用词精炼,含蓄蕴藉,意境深远。
首联“好友惊重见,清辉尚宛然”,是说久别重逢,惊喜交加,月光依然如故。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而此时又见皓月当空,更觉欣慰。诗人将新月比喻为旧月,表达了对朋友长久不见而倍感珍视的感情。
颔联“漫怜新隐约,犹是旧婵娟”,诗人感叹新月虽然朦胧,但它依然像过去那样明亮、美好。诗人将新月比喻为旧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颈联“较甚初三出,先期第二圆”,诗人比较了初五和新月初出的时间,认为初五的新月更胜一筹。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对初五月圆的喜爱之情。
尾联“揽之不盈手,徙倚小窗前”,诗人捧起月光却觉得不足,只得徒然地站在小窗前欣赏。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月的喜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新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以及对孤独无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