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阁灰飞后,登临独此楼。
江声非一水,云气杂诸洲。
天远晴连雨,风高暑亦秋。
故乡烟树外,倚槛思悠悠。
【注释】
①登石亭寺钧天阁:登上石亭寺的钧天阁。钧天,即天宫,这里代指寺院。
②滕阁:即江西赣县的滕王阁。灰飞后:指滕王阁倒塌后,只剩下残存的部分。
③独此楼:只有这座楼。
④江声:指赣江流水的声音。非一水:不是一条江。
⑤云气杂诸洲:云雾缭绕着许多岛屿。
⑥天远晴连雨:天空遥远的地方晴天和下雨时相连。晴与雨,是说天气变化无常。
⑦风高暑亦秋:风势高强,暑天便感到有秋风。这是用“风”字双关,既形容风高,也形容气候转凉。
⑧故乡烟树外,倚槛思悠悠:我的故乡在烟雾弥漫的山树之外,我凭栏远望,久久地沉思。
【赏析】
这首七律描写了作者登上江西赣县的石亭寺钧天阁时的所见所感,诗情画意相融合。
首联点题,写登临之意。“滕阁灰飞后”,承“钧天阁”来,写滕王阁的兴废。这既是实写,也是借古喻今,暗寓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感慨。“登临独此楼”,写登楼观景,抒发胸中郁积的感情。
颔联写赣江两岸的自然景色。“江声”、“云气”,两相对照,形成一幅气势壮阔的图景:“天远晴连雨”,“风高暑亦秋”,又把时间推移到了夏秋之交。这一联,从听觉、视觉、感觉上描绘了赣江的壮丽景色,并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使它们仿佛都有了情感。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颈联由景入情,抒发自己的感情。“故乡烟树外,倚槛思悠悠”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而心系故土的情怀。“烟树”二字,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赣县的山水风光。
尾联收束全诗,写诗人登高远望,思绪万千。“悠悠”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无限的愁思。
本诗是一首七律,全篇写景抒情兼而有之,既有雄浑壮美的景象,又有深沉凄婉的意境,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