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观诸动,秋来独倚栏。
断桥残月破,高阁早霜寒。
瘦渐于诗近,荒偏与性安。
萧然能自足,随地水云宽。
【注释】
- 湄园:指诗人的家园。
- 诸动:万物。
- 秋来独倚栏:秋天来临,独自倚靠着栏杆。
- 断桥残月破:断桥残月,形容月亮被云遮掩。
- 高阁早霜寒:高阁早霜寒,形容早晨的霜气寒冷。
- 瘦渐于诗近:随着年龄的增长,诗才逐渐接近。
- 荒偏与性安:性情偏安,指性格恬淡。
- 萧然能自足:心情宁静,能够自得其乐。
- 随地水云宽: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到水的清凉和天空的广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晨起观景时所写下的。首句“晨起观诸动,秋来独倚栏”描述了诗人清晨起来看到万物都处于一种静谧的状态,唯有自己一个人倚靠在栏杆上。这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使得诗人产生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
第二句“断桥残月破,高阁早霜寒”,描绘的是一幅秋日的夜景图。断桥上的残月被云雾遮挡得只剩下一部分,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高阁上的霜气已经非常浓重,给人一种寒意逼人的感觉。这两个画面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第三、四句“瘦渐于诗近,荒偏与性安”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诗才逐渐接近成熟,性情也趋于平和。这种内心的转变使得他能够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也使他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最后两句“萧然能自足,随地水云宽”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观察自然和感受生活,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安宁和满足。无论身处何方,他都能感受到水的清凉和天空的广阔,这让他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