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南轩好,衔觞坐晚风。
藤阴书卷上,花片酒杯中。
说字逢扬子,围棋让谢公。
漫怜春渐去,烛影夜犹红。
【注释】
偕又万:和张又万。
仲季两儿:指张仲季的两个孩子。
冶侄南斋:即南斋,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书房。梅冶,唐人,名不详,善书法。
爱尔:你,你们。
南轩:即南斋。
衔觞(xiáng shuāng)坐晚风:手捧酒杯坐着欣赏晚来的凉风。衔觞,手捧酒杯,引申为品味、欣赏。
藤阴:指树荫。
书卷上:指书桌上,桌上摆满了书籍。
花片:酒杯上的花瓣状物,即酒花。
说字逢扬子,围棋让谢公:指两人在谈论书法或下棋时,遇到扬雄或王羲之、谢安等人,都主动让贤。逢,碰到;扬雄,西汉著名学者、辞赋家,著有《太玄经》等书;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谢安,东晋宰相,以清谈著称。
烛影夜犹红:蜡烛的光影映照得夜晚依然如红。犹,还;红,红色。
【赏析】
本诗描写了张又万与儿子仲季、侄子冶侄在书房里畅饮,品茶赏花,并一起谈论书法艺术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一句,点明地点和人物,即张又万和两个侄子正在书房中饮酒作乐,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第二句,描绘了书房的环境。藤条编成的书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仿佛在为人们送来了清凉的晚风。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书房的静谧之美,也烘托出了人们在书房中的闲适心情。
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书房内的景致。书桌上摆满了书籍,而酒杯上则飘着花瓣状物,宛如一片花海。这一细节描写,既体现了书房内的学术氛围,也展现了人们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四句,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他们在谈论书法艺术时,遇到了扬雄、王羲之、谢安等历史名人,都主动让他们来指导自己,表现出对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第五句,描绘了夜晚书房的景象。烛光摇曳,映照出一片红色的光影,使得整个书房犹如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这不仅增添了诗句的美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第六句,总结全诗。诗人用“漫怜春渐去,烛影夜犹红”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感慨和怀念。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依然留在人们的心中。同时,这两句诗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本诗通过对书房内景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进了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所,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视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