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爱逢幽,凭高忽此楼。
乍来诸岭霁,独立大江秋。
远树分晴霭,斜阳叠乱流。
故人俱逸兴,惆怅不同游。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时,先指出该句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的内容,然后再写出其表达的情感。最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
“避俗爱逢幽,凭高忽此楼”,这是说作者喜爱幽雅的景色,喜欢登高远望。“避俗”是避开世俗的喧嚣,“爱逢”则是喜爱这种幽静。“凭高忽此楼”,指登上高楼来欣赏这美景。
“乍来诸岭霁,独立大江秋”,这是说刚刚到来的时候,群山都放晴了;我独自站在江边,面对着秋天的大江。“霁”,是天气放晴的意思;“独”,是单独、独自的意思;“立”,站的意思。
“远树分晴霭,斜阳叠乱流”,这是说远处的树木把阳光分成一片一片的,斜阳像乱丝一样洒向江面。“近处有树木,远处有阳光”;“晴霭”是指晴朗的天空和雾气;“乱流”,指江水波涛。
“故人俱逸兴,惆怅不同游”,“故人”,老朋友;“逸兴”,指兴致、兴趣;“惆怅”,因失意或伤感而愁苦。“不同游”,指诗人与朋友们不能一起畅游。
【答案】
宿卧霞阁寄前民扶晨山尊诸子
避俗爱逢幽,凭高忽此楼。
乍来诸岭霁,独立大江秋。
远树分晴霭,斜阳叠乱流。
故人俱逸兴,惆怅不同游。
赏析:“避俗爱逢幽,凭高忽此楼”两句写景,点明自己喜爱幽静的情怀。开头两句即从自己的内心活动落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趣。首联中“避俗爱逢幽”“凭高忽此楼”等词语都表明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清幽闲适的人生理想,也表达了他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乍来诸岭霁,独立大江秋”两句写景。“乍来”二字表明此时正是早晨,作者刚刚登山而来。“诸岭”“大江”等词语都表现出了诗人视野开阔、心胸博大的胸襟。“霁”字说明天空放晴,雨后天晴,云消雾散。“独立大江秋”一句,既点出了“霁”字,又突出了诗人在雨过天晴之后所见到的壮丽景象。“独立”一词表明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时所采取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姿态,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之情和对于大自然的无限热爱。颔联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在雨过天晴后登山所见的自然景象——诸岭放晴,大江横流——来表现诗人内心的感受。“独立大江秋”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在雨过天晴后所见的壮观景象,而且表明了诗人在观赏这一景象时所采取的独特的审美姿态。尾联两句写景:远处的树木把阳光分成一片一片的,斜阳像乱丝一样洒向江面。“故人俱逸兴,惆怅不同游。”尾联两句写诗人与朋友的离别之痛:诗人与朋友们不能一起畅游,只好独自一人独自欣赏美景,不禁感到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