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不可读,半堕在江滨。
空有轰雷石,谁为问水人。
龙宁知识字,鹤自不谋身。
拓遍昭陵本,兰亭总未真。
霹雳石访瘗鹤铭
古碑不可读,半堕在江滨。
霹雳石:指雷击的山石。
瘗鹤铭:唐代张彦远撰,唐玄宗诏刻于泰山之东麓,因刻石时有鹤自天而降,故名“瘗鹤铭”。
译文:古碑不能阅读,一半坠落在江边。
注释:古碑:指的是张彦远所刻的《瘗鹤铭》。半堕:一半坠落。
赏析:诗人用“霹雳石”来比喻雷击的山石,表现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空有轰雷石,谁为问水人。
译文:雷击的山石,无人问津。
注释:问水人:指那些对水文地理感兴趣的人。
赏析:诗人通过对雷击的山石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珍视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些遗迹的关注不够,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
龙宁知识字,鹤自不谋身。
译文:龙宁懂得书法,鹤自己不会谋生。
注释:龙宁:唐代书法家。知识字:指龙宁擅长书法。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龙宁与鹤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智慧之间关系的思考。龙宁虽然懂得书法,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谋生,而是将这份知识传承下去,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而鹤则不同,它天生就会飞翔,不需要任何技能就能生存,但它却不会为自己谋生,只享受生活的过程。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富有哲理性。
拓遍昭陵本,兰亭总未真。
译文:已经拓印了昭陵的石碑,但兰亭序始终无法真实存在。
注释:昭陵:唐朝李世民的陵墓。兰亭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赏析:诗人通过对昭陵和兰亭序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了它们的消失。这种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