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扣禅关,良朋杳霭间。
偶来斜日晚,独对古松还。
残磬归僧定,高云让客闲。
留题在蕉叶,空剩墨痕斑。

诗句解释:

  1. “慈仁寺访鹤问玉少不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慈仁寺拜访鹤问玉,但未能相遇的情景。鹤问玉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隐士。

  2. “有约扣禅关,良朋杳霭间。”: 表示诗人曾有意拜访这位朋友(可能是鹤问玉),但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这里使用了“扣禅关”和“杳霭间”两个词,前者暗示了寺庙的幽静和深远,后者则传达了与朋友相聚的期待和失望。

  3. “偶来斜日晚,独对古松还。”: 描述了诗人在某个傍晚时分偶然来到这里,独自面对着古老的松树。这里的“斜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古松”则增添了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氛围。

  4. “残磬归僧定,高云让客闲。”: 描述了僧人在用敲钟的声音结束一天的工作,同时云彩也显得悠闲,似乎在为游客让路。这里的“残磬”指的是僧人敲击的钟声,“高云”则可能暗示了天空的广阔和宁静。

  5. “留题在蕉叶,空剩墨痕斑。”: 表达了诗人在离开时留下的字迹,虽然被风吹散,但仍留下了淡淡的墨迹痕迹。这里的“蕉叶”可能是指一种叶子形状像香蕉的植物,用来作书签或题记之用。

译文:
慈仁寺中寻访鹤问玉未遇,
约定探访却因友人不在而失望。
偶然来到斜阳下,独自对着古松,
僧人敲钟结束工作,白云悠然自得。
留下字迹在蕉叶上,只留下斑驳的痕迹,
风过之后,一切都显得那么遥远。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禅意的画面,从诗人的寻找到最终的失望,再到偶然的邂逅和最后的留别,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情感流程图。诗人通过对寺庙、古松、僧人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通过“残磬”、“高云”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悠扬。最后,诗人在离开时留下的“斑驳的痕迹”,既是对过往的一种留念,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