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囊检点据征鞍,千里山川起大观。
禁掖鼓钟云渐隔,邮亭弦管暮空弹。
风鸣驿路流清响,霜染晴波作紫澜。
家有赐书归去读,楼头新长碧琅玕。
【注释】:
- 仲夏:夏天。
- 出都:离开京城。卢沟桥:古桥名。
- 远眺:远望。
- 奚囊:古代的口袋,这里指书箱。检点据征鞍:整理书箱,准备行李。征鞍:出征用的马鞍子。
- 千里:万里。
- 云:云雾。渐隔:逐渐被云雾遮蔽。
- 邮亭:驿站。弦管:音乐。
- 紫澜:紫色波澜。
- 家:家中。赐书:《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向皇帝献书说:“臣闻圣王藏天下图书于内府,副在在外。”后来就用“赐书”比喻皇帝给臣下的礼物。
- 楼头新长碧琅玕:指楼上新长的翠绿色的竹子,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玉。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离京前夜宿卢沟驿时登高远眺,观赏大好河山的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思归之情。
首句“仲夏出都宿卢沟桥”,交代时间,地点;“远眺”,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是全诗的核心内容,它统摄着全篇。次句“奚囊检点据征鞍”,说明要出发了,准备收拾行装;“远眺”,则表明此时已登上卢沟桥,放眼四望。“千里山川起大观”一句,是远眺所见。从“起大观”三字可以看出诗人心情之兴奋激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形势之好。
三四两句写“禁掖鼓钟云渐隔”,“邮亭弦管暮空弹”。这是近望所见,是作者在卢沟桥所见到的景象。“禁掖”指宫廷,皇宫;“鼓钟”指宫里的钟声;“云渐隔”是说天快黑了,云彩开始遮住太阳,天边露出一点光亮,暗示天色将晚。“邮亭”指驿站上的亭台,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弦管”是乐器,这里泛指音乐。“暮空弹”,意思是说夕阳西沉,暮色降临,人们收起乐器,结束了一天的生活。这两句与上联的“远眺”遥相呼应。
五六两句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进一步扩展、补充和加深。“风鸣驿路流清响”写的是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霜染晴波作紫澜”,“霜染”,是指霜花沾湿了水面,使湖面的水波变成紫色;“作紫澜”,意思是说湖面波光粼粼,像紫色一样美丽。诗人由近及远地描绘出一幅秋日的景色画。
七八两句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再扩展、再补充和再加深。“家有赐书归去读”、“楼头新长碧琅玕”,是说自己回到家乡后,会好好读书的。这里的“家有赐书”指的是朝廷给他送来的诏书;“归去读”,即回到家乡后认真阅读。“楼头新长碧琅玕”,意思是说,家乡的楼上已经长出了新的碧绿的竹叶。
最后两句“赏析”是全诗的结束部分。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离京前夜宿卢沟驿时登高远眺,观赏大好河山的情景以及由此产生的思归之情。首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远眺”,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是全诗的核心内容,它统摄着全篇。次句说明要出发了,准备收拾行装。三四两句写“禁掖鼓钟云渐隔”,说明天快黑了,云彩开始遮住太阳,天边露出一点光亮,暗示天色将晚,“邮亭弦管暮空弹”。四五两句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进一步扩展、补充和加深。五六两句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再扩展、再补充和再加深。七八两句是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再扩展、再补充和再加深。最后两句“赏析”,是全诗的结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