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霁敛氛,为明月故;
悲泪顶礼,发海潮音。
【赏析】
此诗首两句写秋景,次两句写月下海潮的壮阔。悲秋阁联,是诗人对秋日的感慨。
“澄霁敛氛”:指秋天的天空晴朗而湛蓝。
敛:收聚,收敛。
“为明月故”:因为明月的缘故。
“悲泪顶礼”:悲伤至极,像在顶礼膜拜一样。顶礼:旧时臣子见君主或上级行礼致敬的一种礼节。这里用作动词,即把头低下,表示敬意的意思。
“发海潮音”:发出如海潮般的声音。这里形容海浪汹涌澎湃。
【注释】
《悲秋阁联》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作的七言联。上句用“哀秋”二字点明题旨;下句用“悲秋”二字承上而来,并把“愁”与“雨”合写,更显得意境深远。
上联:“澄霁敛氛”,写秋天的景色。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天空湛蓝,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为明月故”,写明月的光辉。月亮是中秋佳节的象征,也是人们寄托情怀的对象。因此,作者说:“明月之所以如此明亮,是因为它是中秋节的象征。”“悲泪顶礼”,写自己的心情。作者以“悲泪”来形容自己的情感,表达出自己对明月和大海的情感。他把自己比作大海中的一只船,而明月则是船上唯一的乘客。他把自己的情感看作是海潮,而明月则是那唯一可以倾听的人。因此,他把明月当作了知己,把自己的情感当作了海潮之声。
下联:“悲泪顶礼,发海潮音”。同样地,这一句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了一位航海者,而明月就是他的导航星。他把自己的情绪看作是大海上的波涛,而明月就是那颗指引方向的星星。因此,他把明月当作了自己的知己,把自己的情绪当作了海潮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