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荔枝何,前度来迟今太早;
又从苏舫去,主人不饮客常醺。
【译文】
无奈荔枝的美味何,上次来迟这次来早;
又跟随船夫去,主人不饮而客人总是醉。
【注释】
- 海山仙馆:指海山仙馆,即海神山。
- 联:通“筵”,宴会。
- 苏舫:指苏轼,字子瞻。东坡先生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常乘船游玩。
- 主人:这里指苏东坡。
- 常醺:常常喝醉。
无奈荔枝何,前度来迟今太早;
又从苏舫去,主人不饮客常醺。
【译文】
无奈荔枝的美味何,上次来迟这次来早;
又跟随船夫去,主人不饮而客人总是醉。
【注释】
【注释】 集字联: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 特立独行:行为超脱世俗,不随俗流。 有如此:指有这种品格和才能的人。 进德修业:指修养德性、从事学业。 须及时:必须抓紧时机。 【赏析】 “集字联”是楹联中的一种形式,即用字组成对偶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此题上联为“特立独行”,下联为“进德修业”,两联均为四字,且均以名词为主,结构整齐,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十分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
【注】: 万里桥:成都的一座古桥。 宅:家,指杜甫的故居。 百花潭:成都市的一个地名。 庄:别墅,指杜甫的草堂。 赏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的住所——草堂附近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首句“万里桥西宅”,描述了杜甫的住所位于成都郊外的万里桥西侧。这里的“万里桥”是成都的一座古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时,先要读懂诗,把握其思想感情,然后分析其形象特点和语言风格,最后分析意境特点及表达技巧。 “月寮烟阁标清兴”,这一句的意思是“月色笼罩下的楼台亭阁,是人们追求清高闲适之兴的所在”。这里,“月寮”即指“月台”,“烟阁”即指“阁楼”。从全句看,此联写景。“月寮烟阁”,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晚,月光照耀之下。“标清兴”
【注释】 集字联:将所咏之字集中成句。 直谅喜来三径友:直谅,正直诚信,喜,喜悦、欢愉,意为“正直诚信之人来到,便有三位朋友”。 纵横富有百城书:纵横驰骋,富有,意指学识渊博。意为“学识丰富,能写遍百座城池的书籍。” 【赏析】 本诗为一副对联,上下联各四字,字数相等。上联的关键词是“直谅”,下联的关键词是“纵横”。 上联“直谅”取自成语“直道而行”,意指正直、诚信;“喜来”取自《论语·子路》
【注释】 集字联:由四句诗合成的对联。每句诗的末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如“人品比南极出地”中,“品”字作“人”,“极”字作“南极”,“人品”即指人的品质,“出地”指超出地面,这里指超越一切。 此心:指诗人自己的心情。 大月当天:出自《庄子·齐物论》:“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惧。”意是说真人超脱世俗,不喜怒哀乐,心境宁静,就像天上的月亮始终高悬在天空一样。 赏析:
【注释】 集字联:将诗句中每个字都拆开来组成新的词组或句子。 “同心”:比喻心地相同。 “不隔一片月”:比喻彼此关系密切,如在一室之中。 “时论”:指当时的政治议论。 “惟高尺五天”:形容言论高明、卓越。 【赏析】 此联上下句均用对仗的手法。上联“一心”,是说双方心意相投;下联“两耳”,是说双方意见一致,都能听进对方的话,表示双方感情融洽。 上联中以“同心”二字为中心,拆为“不”和“隔一片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翠”“依”“开”。这四个字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答案】 水石适幽居,想溪外微吟,翠竹白沙依草阁;楼台开暮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宫柳接春城。 译文: 水边石上适宜幽居,想着溪水之外轻轻吟咏,翠竹白沙依偎着草堂; 楼台高高耸立
注释:能够了解一个人,实在是件难事。九德的珍贵就在这里。听到别人有过失,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因为那能让人成为百世之师啊! 赏析:这是一幅集字对联。上联“知人其难”取自《论语·子张》中孔子说的“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意思是要懂得认识、理解他人是一件难事。下联“闻过则喜”取自《论语·颜渊》,是孔子的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听到别人的过错,应当高兴才是,因为他能改正自己的错误啊
【注解】 厌心:指厌倦;情文:指文字。集字联,即对联的一种。集字联是把一个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组合到一起成为另外的字。 极:极致 入地参天:形容非常高大 理数:规律、法则 【赏析】 “厌心悦目”意谓厌倦了世俗的名利,而喜爱眼前这美好的景致,情与景相互映衬;“极”意为极致、最高境界。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人生的态度。 “入地参天”形容极其高大;“理数”指自然规律、社会法则。表达了作者顺应自然规律
【注解】 集字联,即由一个字组成对联。“习”意为“练习”,“勤”意为“勤奋”,“损欲”指减少私欲,“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时能感到高兴。“真得师”指真正得到老师的教诲。 【赏析】 这是一副集字联。它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习”、“勤”、“损”、“得”。这四个字分别代表了学习、勤奋、减少私欲、获得老师教诲的意思。整副对联寓意深刻,表达了一个人应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减少私欲
【注释】 荔支:指荔枝,因“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莫如桃叶好:比喻情意深厚。 主人:这里以桃花代指所赠之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前两句是说,荔枝虽然好吃,但是因为来迟了,已经错过了最佳食用时机;桃花虽然美丽,但是因为主人离开,自己也无法享受这份美丽。后两句则是说,不如桃花来得实在,即使主人已经离去,但自己依然留在身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注释 郭松林:即唐代名将郭子儀,因曾任汾阳郡(今山西汾阳)尹而得名。 联:对偶的诗句。 古今双子美;先后两汾阳。 译文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有两个像你一样杰出的人物; 在你们父子相继做节度使时,汾阳郡都是天下闻名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首句写“双子”,指的是郭家父子,既指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又指郭暧的儿子郭晞;次句写“两汾阳”,是说郭子仪和郭暧两代人相继镇守汾阳郡
【注释】 成都:四川的首府。杜甫草堂: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四川成都时,曾建茅屋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公占却:即“公占春光”。占:占据、独占。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我归来:作者自指。 【译文】 春天的锦江水暖,春风把我吹到了成都。 草堂里人日节我回来了。 【赏析】 此诗作于宋淳熙八年(1181)春,是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当时作者已过古稀之年。诗人以“锦水春风公占却”开篇
【注释】 集字联:集字成对的对联。 天柱:即天柱山,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南。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终南:山名,亦称南山,在今陕西省。紫阁:即紫微宫,在今北京市。太室: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面。三涂:指黄河、长江、淮河三条大河,也泛指中国各地。上京:古地名,在今北京市附近。王者地:指帝王所居的地方。 得师:得到老师。真不易:很难找到真正的老师。所愿:所希望得到的。高堂:高大的门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集字联”即对句式要求十分严格的对子或对联,其特点是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平仄相应、意义相关。本联中,上联“明理自平居,莫到有事时存两端念”意思是说,平时要明理,不要到了有事的时候才想着去存两个心眼;下联“置身须得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根据每个选项的内容判定其是否符合题意。本题中,第一句“士礼守容台,本东鲁两圣人所定”中的关键词是“士礼”、“容台”;第二句“佛书破藏海,是南朝众才子之文”中的关键词是“佛书”、“藏海”。最后一句的赏析,要结合全诗进行综合分析,注意不要遗漏关键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