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露花垂,新竹风梢乱。
莫听琳琅声,微妙在鼻观。
【注释】丙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1756—1762)。琳琅声:指竹叶发出的声音。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竹子生长的情状,也暗喻了人的品格。诗的前两句写老竹与新竹,后两句写听竹。
开头两句,“老竹露花垂”,是说老的竹子在露水滋润下,竹节上挂着白色的小花。“垂”字用得十分传神,把老竹那种既苍劲又娇柔的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诗人抓住老竹的特点,着意描绘它的风姿。“新竹风梢乱”,“乱”字写出了风中摇曳的竹叶的形态,使人感到有节奏感,仿佛是风吹过,竹叶就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舞来。这两句诗写得生动传神,把老竹与新竹的对比描写得入木三分。
第三联“莫听琳琅声”,诗人由对景物的细致观察而产生了联想,想到了竹叶发出的美妙声音。“琳琅声”、“微妙声”都是形容声音悦耳动听的词语。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把“琳琅声”和“微妙声”作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后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微妙在鼻观”。诗人进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觉上来。这里,“观”字不仅表示视觉的意思,还包含有嗅觉之意,即通过嗅觉去体味、欣赏竹子的美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听到美妙的声音,要用心去细细体味,不能只听表面的声音。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以形象的语言表现了人的审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