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拓唐铭一丈碑,碑阴今是刻名时。
六朝隶楷翻贞观,十道山河起晋祠。
雅爱羲之亲作传,感恩虞叔独题辞。
瀛洲学士谁能此,使我摩挲叹色丝。

我们来分析题目所给的这首诗: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重修晋祠,为了纪念其祖父的功绩,因此将刻有祖父名讳的碑文拓片置于晋祠碑阴。此诗即为颂扬太宗重修晋祠之事,并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感慨之情和赞美之意。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旧拓唐铭一丈碑,碑阴今是刻名时。”
  • 这句描述的是唐太宗重修晋祠时,将祖父的名讳刻在了碑的背面。这是对唐太宗的一种纪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重视。
  1. “六朝隶楷翻贞观,十道山河起晋祠。”
  • 这里的“六朝隶楷”指的是六朝时期的隶书楷书,而“贞观”则是指唐太宗时期。这句话的意思是,唐太宗通过重修晋祠,使得原本已经模糊的晋祠重新焕发了生机,仿佛是在重现贞观时期的繁荣景象。同时,这也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1. “雅爱羲之亲作传,感恩虞叔独题辞。”
  • “羲之”指的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为晋祠写下了碑文,因此这里用“雅爱羲之亲作传”来形容唐太宗对王羲之的崇敬之情。而“虞叔”则是指唐太宗的叔叔李治,他为晋祠题写了序言,因此这里用“感恩虞叔独题辞”来形容唐太宗对他的感激之情。
  1. “瀛洲学士谁能此,使我摩挲叹色丝。”
  • “瀛洲学士”指的是唐朝时期的学者和官员们,他们的学识和才华都非常高超。而“摩挲叹色丝”则是形容他们看到这块碑文时的感慨和赞叹之情,仿佛是在抚摸着珍贵的丝绸一样。

这首《贞观晋祠铭》不仅赞美了唐太宗重修晋祠的伟大功绩,也表现了他对王羲之的崇敬和对国家历史的重视。同时,通过对唐代学者们的描绘,也展现了唐代的文化繁荣和学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