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啄香泥垒翠巢,扑帘花气柳丝抛。
东风吹出春如锦,蛱蝶寻芳过杏梢。
注释:燕子在香泥中垒起翠绿的巢,扑打着窗帘飘散着花香与柳丝。东风把春天吹得如锦绣一般,蝴蝶寻找着花儿飞过杏树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筑巢在香泥中,扑打着窗帘飘散出花香和柳丝。春风将春天吹得如同锦绣般绚丽,蝴蝶寻找着花朵飞翔,越过杏树的梢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之中。
燕啄香泥垒翠巢,扑帘花气柳丝抛。
东风吹出春如锦,蛱蝶寻芳过杏梢。
注释:燕子在香泥中垒起翠绿的巢,扑打着窗帘飘散着花香与柳丝。东风把春天吹得如锦绣一般,蝴蝶寻找着花儿飞过杏树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筑巢在香泥中,扑打着窗帘飘散出花香和柳丝。春风将春天吹得如同锦绣般绚丽,蝴蝶寻找着花朵飞翔,越过杏树的梢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之中。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忠武祠的地理位置,颔联写庙堂中人们赞颂忠武祠,颈联写忠武祠被召还的原因,尾联写忠武祠被召归后人们对其的怀念。全诗语言质朴平实,但感情真挚动人。 【答案】 谒岳忠武祠(《岳鄂王庙》) 赫赫精军在,黄河指日过。 功看恢复鼎,诏忽召还戈。 一旦雄图废,千秋感慨多。 庙堂今礼拜,谁不恨风波。 译文: 那赫赫威猛的军队驻扎在这里,黄河水波荡漾,仿佛是神兵天降;收复故国、建立新朝的事业
秋夜 寂寞纱窗掩,穿帘月进堂。 萧萧桐浥露,冉冉桂生香。 怜瘦频窥影,惊寒觉夜长。 更思南去雁,可否寄悲肠。 注释: 1. 《秋夜》是南宋诗人陈与义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27年,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的动荡时期。这一年,金军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宣告灭亡。不久后,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史称宋高宗。陈与义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
【解析】 “蚓”字,指蚯蚓。“蚓笛”,用蚯蚓作笛子。此诗是一首描写笛曲的诗。首联写蚯蚓之笛,深苔为腔,曲蚓为奏乐之声,自然清雅;颔联写听者闻声入景,无心合拍而思归,表现了听笛人的心绪;颈联写雨急风急,石裂潮平,突出了笛声之高超与美妙;尾联写浅渚疏篱,牛腰未横,表现了笛声之美令人陶醉,使人忘返。诗人以“蚓”代人,以“蚓”代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乐曲之美。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答案】
蝉琴 趋洁秋蝉韵,琴弹一往清。 居高留石曲,应接入泉声。 雉舞吟风散,乌啼爽月生。 余香来远树,古调寄幽情。 注释: - 趋洁:追求纯洁。 - 秋蝉韵:秋天蝉的鸣叫声。 - 琴弹一往清:指弹奏琴声时心境清明。 - 居高留石曲:在高处留下石头上的旋律。 - 应接入泉声:应和着泉水的声音。 - 雉舞吟风散:雉鸟在风中翩翩起舞。 - 乌啼爽月生:乌鸦的啼叫声让月光显得更加清新。 - 余香来远树
译文 微微泛红的石榴树,枝条在面前摇曳。雨水滋润着它们,使得颜色胜过了傍晚霞光。几棵树上开始绽开花蕾,新长出的花朵更加鲜艳。劝你不要去攀折它,因为成熟的果实更加美丽。 注释 - 约约:形容色彩鲜明、娇艳欲滴的样子。 - 红榴树:指的是鲜艳的石榴树。 - 枝枝:每一根枝条。 - 照眼前:映入眼帘,形容非常醒目。 - 时雨润:指春雨的滋养。 - 色夺晚霞天: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如同晚霞一般。
蛙鼓 会当同鼓吹,聒耳藉官蛙。 漫与鼍音诩,偏将凤律谐。 六更筹可展,两部乐堪怀。 笑彼鸣笳者,嚣尘扑满街。 注释: 1. 蛙鼓:模仿青蛙鼓声的乐器。 2. 会当:应当。 3. 鼓吹:古代的一种乐器组合,包括铜制的打击乐器和木制的吹奏乐器。 4. 聒(guō)耳藉官蛙:形容蛙鼓的声音嘈杂刺耳,如同官署里的公蛙叫声。 5. 漫与:随便给与。 6. 鼍(tuó):一种爬行动物,又称鳄鱼。 7.
【注释】 良夜:美好的夜晚。斯蚊:这些蚊子。水隈:水边。暑清:炎热的夏季。成市:像市一样繁华。曲细:弯曲细长。负山来:背对大山而来。挥扇:挥手扇动。栖鸾:栖息在鸾鸟旁边。薰烟:熏香。作凤回:化作凤凰盘旋。碧绡:青绿色的纱衣,指蝉翼。轻远隔:轻纱相隔。吹透:穿透。小春梅:初春的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蚊笙”为题,借写蚊虫之声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全诗以拟人化的手法
【注释】 两日(两天):两天前。呻吟:病痛的声音。三更:夜里十一点到一点。数难:多次的苦难。有定:有一定的规律。竟:竟然,居然。魂返:灵魂返回。香:指香气。妆:化妆。几:古时计量单位,一斗为“一”两,即10斗为“一两”。几张:泛指几张画卷。遗画:遗留下来的画像。检点:检查、盘点。恸悲:极度悲痛。 【赏析】 《哭女成四律》共有四首诗,这是第三首。此诗写诗人的女儿在病痛中死去,诗人悲痛欲绝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失去女儿的悲痛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从此芳容隔 —— 从此,我的美貌的女儿与世隔绝了。 注释:芳容,美好的容貌。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女儿深深的怀念和痛惜。他失去了女儿,无法再见到她的笑容,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她的美好。 2. 相寻梦里来 —— 只能在梦中去寻找她的归来。 注释:寻,寻找。梦里来
【注释】 勤俭:勤奋节俭。唯:只是,只。 可伤:可惜。 娇痴:娇憨、天真。 嗟:叹词。 惆怅:忧伤;愁苦。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妻子勤劳贤惠,而作者却无福消受,后四句写妻子的可爱与自己的无奈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是一首抒情小诗。 “勤俭唯家政”一语,点明了妻子的品格,她勤劳俭朴,管理家务井然有序,为家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原循内则篇”一句
夏 竹绿槐黄暑气和,熏风送曳小池荷。 焚香挥扇垂帘坐,一曲瑶琴逐睡魔。 译文: 夏日的竹林和槐树都显得郁郁葱葱,微风送来清凉,摇曳在小池塘上的荷花格外鲜艳。我点燃香烟,轻轻挥动着扇子,坐在垂帘旁,弹奏起悠扬的古琴曲,随着优美的旋律渐渐进入梦乡。 注释: 1. 竹绿槐黄:形容夏季植物茂盛的景象。竹绿指的是竹子的颜色,清新而生机勃勃;槐黄则是指槐树的颜色,成熟而富有韵味。 2. 暑气和
注释: 秋风吹过,蝉鸣声响亮,万籁俱寂,碧天清朗,大雁刚刚迁徙。山峦因季节更迭而显得瘦削,让人感到一阵悲凉,引发了我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首句“秋风曳鸣蝉万籁清”,描绘了秋风拂过,蝉鸣声响亮,万籁俱寂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第二句“碧天爽透雁初征”,则是通过大雁迁徙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氛围。第三句“一番摇落千山瘦”,描绘了山峦因季节更迭而显得瘦削的情景
注释:冬日,冻云吹散野烟平,树木环绕着寒鸦,仿佛在呼唤早晴。卷起窗帘,突然听到小童报来消息,山头梅树和雪花争奇斗艳。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色画卷。首联写冬日的景色。“冻云”两句写冬晨的景象:天寒地冻,雪白一片,云层凝结如玉,风也似乎被冻结了;而远处的树林里,几只鸟儿在寒冷中挣扎着飞向天空。颈联写诗人听到小童报信的场景,以及他对这个场景的感受。尾联则描绘了诗人看到的美丽景象
【注释】 春事:春季的农事。花信风:花开时吹来的消息,即春讯。 零香碎粉:落花。飘空:飞散在空中。 多情:指蝴蝶。寻:寻找。芳:美好。 犹:还,还是。残枝:枯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小诗。 前两句是写春天结束的情景。“交完”二字,点明了季节的更迭。“花信风”是春天的报信使者,它告诉人们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即将到来。“零香碎粉”,写出了落花的颜色,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乱飘空”
【注释】 “疏枝梅影一窗低”一句,描写的是梅花在窗外疏疏落落的枝干上投下的影子,梅影低垂,映衬在窗前;“金鸭烧残香篆迷”,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点燃金鸭炉后,香炉中的余烟缭绕,香气四溢,熏得篆字的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 “遣我寒宵开砚匣”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里,为了寻找写作灵感,打开了砚台准备写作的心情;“夜深随笔写无题”一句,则表明诗人深夜里挥毫泼墨时,思绪万千,难以言传
【注释】 叠叠:重叠。云山屋:指茅草盖的茅屋,在山间重叠。椽:屋梁。返照:夕阳的余晖。柳堤:杨柳长堤。西岸:西边。倚柱风前:倚靠在栏杆上听风吹过来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晚秋日落时分的田园风光画,诗中的景色是那样的宁静、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想象。 首句“叠叠云山屋数椽”,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用“叠叠”来形容山的层次感,用“云山”来表现远山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