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潇潇过碧虚,单衣轻曳晚凉馀。
人凭高阁一身远,秋老江城万木疏。
野色渐开云碎影,暮愁欲起雁横书。
栖鸦不用催归去,目断南郊水竹居。

南城楼位于今天的南京市,这里曾是南朝都城。雨后登南城楼是一首描写南京秋天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风雨潇潇过碧虚:形容天空中细密的雨丝飘洒下来,像细针一样密集。”潇潇”形容雨声细微而连绵不断。”碧虚”指晴朗的天空,雨后的天气通常很清澈。
  • 单衣轻曳晚凉馀:描述一个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凉爽的夜晚散步的场景。”轻曳”形容衣服随风轻轻摆动的样子。”晚凉”指晚上的微风和清凉。
  • 人凭高阁一身远:诗人站在高处,感觉整个人都被远远地隔开。”高阁”指的是高楼或者高处的建筑。”一身远”表示诗人感到与外界隔绝,心情孤独。
  • 秋老江城万木疏: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城市的树木因为秋季的到来而变得稀疏。”老”在这里有衰败的意思。
  • 野色渐开云碎影:描述远处的景物开始显现,像是云朵中的光影被风吹散。”野色”指野外的景色。”云碎影”可能是指云层中的影子或轮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暮愁欲起雁横书:傍晚时分,诗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郁,可能是因为看到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暮愁”指的是日落时的哀愁感。
  • 栖鸦不用催归去:不需要催促乌鸦回去,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秋天的来临。”栖鸦”指的是树上栖息的鸟类。
  • 目断南郊水竹居:诗人的目光穿过远处的水和竹林,似乎看到了某个地方(可能是家乡)的宁静生活。”南郊”可能是指南方的郊区。”水竹居”可能指的是一个靠近水边的竹林里的住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雨后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南京城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