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霏夕霭,古寺滴寒泉。
笏立疑无路,峰回别有天。
野茶花点雪,密竹翠含烟。
欲借招提宿,飘然意若仙。

晚过寒山复返支硎

疏林霏夕霭,古寺滴寒泉。

译文:傍晚时分,我穿过了稀疏的树林,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前,那里的泉水在夕阳下闪烁着寒光。

注释:疏林:稀疏的树林,形容树木茂密。霏:飘散的样子。夕霭:傍晚的云气。古寺:古老的寺庙,形容寺庙古老而有韵味。滴:水滴声,此处形容泉水流动的声音。寒泉:寒冷的泉水,形容泉水清凉。

野茶花点雪,密竹翠含烟。

译文:野茶树上开着白色的花,像点缀的雪花一样美丽;密集的竹林里,一片翠绿,仿佛是烟雾一般朦胧。

注释:野茶花:野外生长的茶花,颜色多为白色,这里用“点”字来形容其形状和分布的特点。雪:比喻花朵洁白如雪。密竹:密集的竹子,形容竹子茂密而高大。翠:绿色的意思。含烟:形容竹林里的雾气蒙蒙,如同烟雾缭绕。

欲借招提宿,飘然意若仙。

译文:我想在这里借宿,心中充满了飘渺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化身为仙人。

注释:招提:佛教用语,指寺院或僧侣。宿:住宿,借宿。飘然:形容心情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意若仙:内心感觉如同神仙一般超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归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诗中以“疏林霏夕霭”开头,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树林中薄雾弥漫的景象。接着,“古寺滴寒泉”一句,诗人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前,看到了泉水在夕阳下闪烁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为后面的抒情铺垫了背景。

“野茶花点雪”一句,诗人又回到了自然景色中,野茶树上的花朵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如同点缀的雪花。而“密竹翠含烟”这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茂密和葱郁,仿佛是烟雾一般朦胧。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欲借招提宿”,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里借宿的愿望。这里的“招提”指的是寺院,而“宿”则是指住在那里。诗人通过这一愿望,将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美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