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娲皇未出前,彼苍缺陷几何年。
讵开混沌无完璧,直赖神功善补天。
石炼烘炉融五色,磨经妙手得重旋。
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
【注释】
女娲(wò)炼石补天:神话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天字:指天空。
试问娲皇未出前:试问女娲造人之前,宇宙中缺陷有多少年?
彼苍:指苍天,苍天。缺陷:指天体残缺不全。
讵(jù):岂,哪裹。混沌(hún dùn):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状态,指世界形成之前的原始状态。
直赖神功善补天:女娲凭借神通广大的神力来修补天空。
石炼烘炉融五色(yǎn jìn hōng lú róng wǔ sè):把石头放到熔炉中烧炼,使五色俱全的石头炼成。
磨经:指磨制石器,这里指用石刀将石料加工成各种石器。
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这和荒诞不经的说法有什么区别?月亮可以修成,海洋可以填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的不满和忧虑。
诗的前两句写女娲补天。相传远古时代,天地未分,茫茫一片,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断巨鳌四足,以立四极、开天辟地,使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因此,后人尊她为“人类始祖”。诗人在开头就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第三句诗人笔锋一转,提出一个问题:“女娲炼石补天得天字,试问娲皇未出前,彼苍缺陷几何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女娲为了补天,炼成了五彩石,那么,在此之前,苍天又存在了多少缺陷呢?这里的“彼苍”指的是苍天,“缺陷”指的是缺陷。这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弊端。
第四句诗人进一步展开议论:“讵开混沌无完璧,直赖神功善补天。”意思是说,女娲打开混沌,没有完整的玉璧,但是依靠神的力量,才把天空补好了。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弊病的看法。
第五六句诗人进一步发挥议论:“石炼烘炉融五色,磨经妙手得重旋。”意思是说,石炼后,经过烘炉烧炼,变成了五彩斑斓的石料;而石料经过磨砺,又重新变得光亮如新。这里的“石炼”、“磨经”都是指石器的制作过程。这句诗既表现了女娲的神奇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石器制造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讽刺。诗人认为,那些荒谬不经的说法,就像月亮可以修成,海洋可以填满一样,都是没有道理的。这里的“荒唐说”指的是那些荒诞不经的言论,“月可修成海可填”则是比喻那些荒谬不经的言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和对现实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弊端的担忧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