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心近尘俗,矫情倚岩阿。
素位能自立,面目终非讹。
乐地在名教,性天写春和。
对影悟真意,身外原无他。
注释:
役心近尘俗,矫情倚岩阿。意思是说,由于世俗的纷扰,我常常感到心情不宁,因此我只好在山崖边寻找慰藉。
素位能自立,面目终非讹。意思是说,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就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保持自己的本真。
乐地在名教,性天写春和。意思是说,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对道德规范的遵循,而这种遵循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对影悟真意,身外原无他。意思是说,通过观察自己的影子,我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原来我并没有其他的欲望或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世俗的关系、对道德规范的看法以及对生命真谛的领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诗的开头两句“役心近尘俗,矫情倚岩阿。”诗人用“役心近尘俗”来描述自己内心的困扰,因为世俗的纷扰让他感到心烦意乱。而“矫情倚岩阿”则表达了他试图通过在山崖边寻找安慰来摆脱这种困扰的行为。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素位能自立,面目终非讹。”诗人认为只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就不必被外界的事物所迷惑。这里,“素位”指的是一个人应该保持的内在素质,而“自立”则表示一个人应该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乐地在名教,性天写春和。”诗人认为真实的快乐来自于对道德规范的遵循,而这种遵循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里的“乐地”指的是一个人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而“名教”则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道德规范的理解以及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对影悟真意,身外原无他。”诗人认为通过观察自己的影子,他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原来他并没有其他的欲望或追求。这里的“对影”指的是一个人通过观察自身的影子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生命真谛的领悟以及他对人生态度的转变。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人生、道德和真谛的思考和理解。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世俗的关系、对道德规范的看法以及对生命真谛的领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追求。